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林和安的个人主页 > 印刷理念 > 加强区域合作 打造大中华印刷航空母舰

加强区域合作 打造大中华印刷航空母舰

资料来源:《印艺》第238期

作者:林和安

中国国际全印展和第二届“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今天成功在上海举行了,这是继2001年北京第七届世界印刷大会之后海内外印刷界的又一次盛会。同期举行的第二届“两岸四地印刷业交流联谊会”将审议通过联谊会活动章程,两岸四地印刷业的区域合作与交流将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2002年12月台北首次举办两岸四地印刷同业交流联谊会之后,现各位印刷界前辈、新朋老友又会聚于此,期望在友好交往与合作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各自在资金、人才、市场、科技、人力、信息以及管理等各种资源方面的互补性,共同打造大中华印刷航空母舰,以提升大中华印刷的整体竞争力。借此机会,本人想与诸位印刷界同仁交流四个话题。

一、中国三大印刷产业区的形成

近年来,大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的区域经济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连同正在加紧建设的“环渤海经济区”,中国的三大区域经济格局已经形成。据专家预测:未来十年,三大经济区将在中国经济中起主导作用(三地的GDP和出口都将超过全国的80%,据统计,现在珠三角七市的人均GDP是3,750多美元。香港23,800美元;台湾12,916美元。)

WTO时代将为整个国家、亚太地区,甚至全球经济带来新的发展动力。北京办奥、上海申博的申办成功,更加鼓舞了中华民族的士气,也昭示着民族兴旺时期将又一次到来。伴随着以产业链为纽带的三大经济区的形成,印刷工业,也将随之增长。这对两岸四地印刷界来说是件好事,是机遇,也是挑战,无论是区内还是区域之间竞争与合作、资源整合、优势互补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二、发挥优势互补,加强区域合作

近来香港与内地融合的进程在加快,继广东省开放个人自由游港后,北京、上海等城市也相继开放了居民自由赴港旅游签证。香港特区政府与内地政府在2003年6月29日签署了《内地与香港建立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将允许香港物流公司直接在内地经营陆路货运服务,为香港及外国客户办理香港至内地各省的货运“直通车”服务,以及273种香港产品可享有零关税优惠等政策。在这一热潮中,包装印刷业应是受益行业之一,在率先开放的17个行业中,没有哪一个行业能离开印刷业。物流的畅通和人员往来的便利为加强京港、沪港、粤港印刷业区域经济的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

2008年奥运会和2010年世博会将在京、沪两地举行,会展经济必将大大促进两地印刷、文化产业的发展。香港享有世界四大印刷中心之一的美誉,香港印刷业素以产品精美质优、价格具有竞争力、效率高、信誉好著称于世。同时香港也是世界三大华文出版中心之一,香港的文化创意产业在国际视野、策划能力、文化产品的创新、市场营造能力、新科技的应用等方面也较有优势。

2003年8月1日,由香港出版总会、香港设计师协会及本会筹划的“香港文化产业透视研讨会”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多位与会专家认为,香港有条件成为亚洲“创意中心”,而内地人才济济,两地应该加大发展“创意产业”的合作力度。来自台湾师范大学的林磐耸教授表示,内地设计人才众多,香港在服务业方面具有优势,两地合作十分有利。他认为,北京2008年奥运会和上海2010年世博会的举办需要很多广告、设计方面的精英人才和团体人才,香港业界应有不少机会。

随后,香港还推出了一个与“创意工业”关系密切、旨在推动香港成为亚洲区文化产业中心的“香港文化产业博览”系列活动。该博览主要是将出版、印刷、设计业的成功案例展示给各阶层人士,香港业界期望于通过活动能引起本土及海外人士的关注,与京、沪两地,包括珠三角地区的相关企业通力合作,充分发挥各自优势,为两地提供高水平、高质量的创意、印刷服务。

三、大珠三角创建世界印刷中心

区域竞争推动粤港整合。近年来粵港合作、深港合作,建立大珠三角经济区的进程也在加快,各方表现出积极姿态。2003年5月底,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经过调研后提出:要联合香港,将大珠三角打造成为国际性印刷中心。这个大胆的思路也得到了珠三角印刷业界的积极响应与支持。由香港印刷业商会、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及广东省印刷协会联合主办的题为“珠三角如何发展成为世界印刷中心”研讨会已于8月5日在广东省东莞市举行,其中心议题就是“粤港同建世界印刷中心”。

珠三角自改革开放以来一直是中国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之一,近几年珠三角印刷业发展异常迅速。据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的调研报告显示,珠三角现有印刷企业1万4千多家,从业人员53万多人,其中外商投资印刷企业622家,“三来一补”印刷企业936家,2002年印刷工业总产值650亿元,占全国的1/4,并正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2002年,广东珠三角有1600家印刷企业承接印刷了世界50多个国家的印刷品,总用纸量535万吨,年出口产值195亿元人民币,是全国印刷产品加工出口不折不扣的“龙头老大”。在全国引进的143台CTP电脑直接制版系统中,珠三角有87台,占60.8%。作为香港印刷业发展腹地的珠三角在国际印刷业中将担当重要角色。

香港和广东大珠三角印刷业每年共有980多亿元人民币的产值,而香港印刷业70%以上的生产能力已经转移到珠三角地区,沿用“前店后厂”的运作模式,以香港作为资讯、研发、设计与接单中心,以珠三角作为印刷加工中心,使两地印刷业相互融合、密不可分。虽然香港与美、日、欧共体三大印刷技术中心在绝对产量、先进印刷设备制造等方面仍有差距,但其美、日、欧共体三大印刷中心的内销高达90%以上,而香港的印刷品除在本地需求外,大部分外销,所以大珠三角将是全球四大印刷中心唯一的外向型印刷生产基地。

四、共同打造大中华印刷航空母舰

大珠三角、长三角和环渤海经济区三者都想成为世界印刷中心,相互竞争的趋势越见明显。比如自大珠三角抛出“一小时经济圈”后,长三角马上反应,以“两小时经济圈”。所谓“一小时经济圈”是指通过造价150亿人民币的港珠澳大桥,把大珠三角属下的十大城市:深圳、惠州、东莞、广州、佛山、肇庆、江门、珠海、鹤山、中山和香港连接起来。大桥建成后,估计大珠三角城市间的距离将缩短60公里,路程不超过一小时。而长三角方面,为进一步把江苏、浙江和上海连在一个更快捷的辐射区,杭州湾继宁波跨海大桥后,再建第二座跨海大桥,接连绍兴和上海快速通道,促成了长三角“两小时经济圈”的建设。

在一个特定的经济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一小时、两小时代表的是物流效益,时间、距离的拉近,使得城市群中的互动和分工更快速、更完善,其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不言而喻。但在产业的建设与布局方面,与基础设施的建设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不可照搬。从印刷产业的发展现状看,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经济区各有千秋,各种印刷包装基地、印刷城、包装中心的建设取得了喜人成绩,但我们应该清醒的看到,低水平重复建设、产业结构方面供大于求的矛盾仍十分突出;另一方面,海外印刷巨头纷纷抢滩登陆我国印刷市场,进一步激化了供需矛盾,竞争更加激烈。

暂且不论三者谁优谁劣,谁将成为未来中国的世界印刷中心。放眼全球,目前全国印刷业的产值还不到美国的10%,出口额远在欧美及日本之下,整个大中华区急需扩大全球印刷市场份额;急需优化产业链、分工合作、错位发展;急需资源整合、形成策略联盟。如香港应发挥人才外向型、设备精良优势,更加注重国际市场营销、创意设计、产品开发以及高档书刊的印刷等;台湾应发挥其技术好、教育好的优势,大力输送技术、管理人才;而中国大陆应发挥人力、技术优势,纸张、油墨、PS版等中国自主性生产印刷设备资源优势,注重内外交流、包装印刷以及其它人力成本较大的环节。

中国政府应与企业一道研究总体对策,在政策上逐步松绑,首先放宽对港资印刷厂的限制,减轻印刷器材关税、放松或分类取消对印刷品、印刷辅料如菲林等的审核报验管制、简化出入关手续(如恢复到一般商品)等等。

我们应抓住历史机遇,加强两岸四地印刷业区域合作与交流,将中国建成为世界印刷工厂,共同打造大中华印刷这艘航空母舰,迎接新世纪的挑战。未来网络化的传播时代,两岸四地将形成一个新印刷板块,以华文为传播媒材世界,印刷业扮演角色也要重新加以定位,任务也将重新组合的看法,相信不久会实现的。

Switch to our mobile si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