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业创新企业家
如何让一盘生意持续“永”远“经”营,不断发展?历史悠久的永经堂以出版《通胜》闻名,继而出版日记簿及书籍印刷,客户遍布海外。近年更积极拓展多元化业务,自主研发新科技,谋求革新技术,改良生产流程。这次我们请来印刷界技术专才,荣获第五届中华印制大奖行业创新企业家、永经堂董事及技术总监任德坚先生接受访问。
记//你从小就立志继承家族生意吗?对你而言,永经堂代表甚么?
任//在求学阶段,我已很熟悉永经堂的运作,放假时总会到那里当童工,公司就是我的梦工场。70年代修读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学科的实在太普遍,为了将来的发展及儿时的梦工场,毅然决定到英国修读印刷技术专业课程获取专业资格。
毕业回港后,获观塘工业学院(即现时的职业训练局)聘用为助理讲师,虽然任教了一段很短的时间,就移民加拿大,但仍获益良多。在加拿大期间,正式开展了我的印刷生意,经营小规模的印刷公司,主要服务当地客户。1995年回港后全力投身家族生意。
记//两地印刷的经营模式有何不同?
任//业务需求各有不同。加拿大地大物博,地理环境的运作模式与香港具有很大区别,采购买料当然没有香港的这么方便,一般以邮购方式为主导。商户寻找客户主要通过广告媒体,因此对广告宣传单张、信封等使用量需求较大。记//现时你在永经堂主要负责哪个领域范畴?
任//主要的工作范围如:企业管理、技术改善、设备投资、科研策划、培训人才等工作。回顾70年代我们公司已到欧洲、美国、澳洲经营越洋生意,当时一个订单可以是数千至十万的印刷量。现在数码时代转变,对传统印刷业有很大的冲击,更为传统印刷的运作模式、速度、灵活性带来挑战。有见及此,带领公司团队,优化生产流程,钻研新技术,推动SO全面质量控制并使用ERP作系统化管理也是本人的关注领域。
无纸化做法并不实际
当年推出私人计算机时,人们鼓吹无纸化,但至今日仍有不断生产新型号的复印机。无纸化理论是不再需要打印,但这种做法并不现实。柯达公司现今已停止生产菲林,却是转型至研发冲晒数码相片的机器。今天我们有电子相架,看起来是不错的,但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吗?很多时候我们仍需要实体的东西,即实体印刷品也有它的存在价值。
电子书发展开始停滞
记//有没有研究电子书业务?电子书的市场如何?
任//也曾想过,但我们的内部发展这项业务并不成熟,需要大量IT技术人员支持。此外客户是否愿意把数据存放在别人的服务器上?也是一个安全性问题。
学生虽可通过平板计算机阅读,究竟有多少人看电子书呢?我也曾分析电子书与传统书籍的市场,发现电子书虽然可以通过互联网被搜索出来,但有多少人购买?数量是多少?
电子书除了需要包含传统书籍的内容,还要加上动画和特别效果,让书本看起来更吸引,资源投放相应提高。再者,互联网的普及,市场上竞争者很多,网上书籍竞争日趋白热化,当亚马逊的零售价不能提高时,出版商的利润萎缩,最终愿意投资电子书的人继而减少。当投资者赚不到合理利润,资源投放将会缩减,故此,近年来,电子书的发展开始停滞,书籍印刷反而有增长的趋势。因为很多家长都希望通过实体书籍与孩子分享,而不是屏幕。
记//是否曾经投资数码印刷?有甚么想法?
任//也有的,主力用作数码打稿。部份印量较少的订单亦会采用数码印刷。数码印刷确实带来不少好处。
过去我们学习传统印刷,看的是网点,现在则主要通过计算机荧光幕。2000年我们开始引入CTP,当时应用率只有10%,现在已是100%了。企业拥有多少年历史固然重要,但时代不断转变,必须改变架构组织,聘用合适的人才,迎合挑战。若你问这个转变对哪些人较有好处?应该是分色公司吧,因为他们很早就接触电子生产流程,转型就相对简单。但我们是传统的印刷公司,从开业开始我使用菲材作生产媒体,演变至无形的CTP,必须经历一番巨变。
订立FM更高标准
记//贵公司的印刷在技术上有何特点?
任//现在我们已用FM网点(FREQUENCY-MODULATED,简称FM),与传统的AM网点(AMPLITUDE-MODULATED,简称AM)有很大分别。从技术上来说,大部份行家都采用AM,AM初时用175网,通行了一段时间后,虽已提升至200网,但我们已用上20 MICRON的FM则AM 350网。AM网点和FM网点就类似传统电视与高清数码频道之区别,当我们看过高清以后就不会想看传统的画质。因此约10年前,我们已主动为客户将FM订立为印刷标准。嘻我们从其他竞争者中凸显出来,而在价格没有特别提高的情况下,为客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与产品。
记//有多少行家能掌握这项FM网点技术?
任//FM网点印刷除了对设备有一定的要求外,还需要技术上的配合,需要保持设备在稳定的状态下才能容易生产。FM网点很小,每一粒网点相等于AM的3%那么大,怎样确保FM的网点能够完整地转移至纸张,而没有偏差呢?这就是最大的挑战了。
记//你醉心研究的各项专利,能否为我们介绍—下?
任//过去十年,得到家族各成员的支持下,我成功申请了几项有关印刷技术之发明专利,其中一项专利是轻绿环保包装技术。印刷界要寻找自己的发展空间,必须节省物料、改良操作模式来减低成本。这项发明在不需要改变产品的外观下,而只要重新设计结构的用料,同时优化生产流程,减少胶水的使用,也要满足强韧程度,从而生产出轻巧且具环保元素的包装盒。令其轻巧的原因,亦能减少运输的燃油用量,这项专利让我们成功获得欧洲低碳排放的标志。能与客户一起支持和推动环保,达成企业承诺和社会责任,让我们感到很骄傲。不过环保终究是漫长的路程,我们还会不断努力继续研究各项的环保专利和认证。颜色管理方面,也研发出灰平衡专利技术。G7研发用灰平衡将数据转换至出锌版、打稿等印前流程,但在印刷机的生产过程中可以怎样使用灰平衡呢?我的研发是一种可目测的PROCESS CONTROL BAR,该色带不只能让我们目测灰的效果,还可看到机器的状态、套印是否准确、水干等制作问题。传统的色带色彩缤纷,但它是从独立的颜色色块所组成,操作员很难洞悉印刷品油墨份量之多与少,因为印刷品是采多个原色重迭后光反射的结果。而灰色则是图像,能反映图像颜色重迭后有没有偏离灰色调,让操作员更容易看到某个灰阶色调不对,在生产过程中可实时调整油墨份量,控制印刷效果。该色带也正申请生产流程管理工具的认证,将技术为商品化推广出去。
此外,另一发明专利技术也是针对印刷颜色管理的,研发基础是可否在进入印刷生产前能洞悉油墨色值量的误差?今天流通的颜色管理监控模式是滞后性的,意思是追寻两三分钟前机器生产状态及其不明朗的误差,原因是色值量核实过程中仍不断地进行印刷,错误偏差也许在过程中越来越厉害,如能在前端实时洞悉颜色份量变化,以戴明圆环(DEMING CIRCLE)法来循环式控制着油墨量为最佳份量继而生产。我正撰写工程学博土论文,研究将质量控制提前至上游位置,前瞻式检测油墨变化,生成修正数据,在施印前持续修正油墨为最佳份量并进行印刷,出来的结果理论上应接近零损耗。此乃创新、反传统、前瞻性颜色管理崭新技术,同时也可以规范为减碳排放的环保印刷方案。
专利申请助技术承传
记//印刷技术,最困难是改进哪个方面?
任//最困难的是颜色,让它不要人性化,而是拥有相机一样的自动模式,能为你自动调节为最佳。在印刷业里面,虽然我有一点突破,但我相信很多有经验的行家,也可以在每日的运作上投放心血,发明一些东西出来。
记//为甚么要申请专利?
任//技术应当怎样承传下去呢?传统有学徒制,但师傅不愿意去教,因为“教识徒弟无师傅”,如你申请了专利,那技术就属于发明人,可以放心地进行技术转移并获取版权费,互利共存。至于能多大程度保障你,则涉及法律问题了。海关具备良好法规来保护知识产权。
记//如何防止技术流失?
任//有些技术即使外人看到,也未必能了解当中的精髓,发挥真正的用途。我们只能持续研发新技术。
记//印刷商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大环境越来越复杂,印刷商可以怎样做?
任//人的生存能力很强,总能寻找自己的位置。近年也有历史不长的公司做出好成绩,建立一定的规模。他们怎样找到客源,掌握市场脉搏?每个时代都会遇到各种竞争者,要自己钻研应对方案。
记//未来几年,印刷技术可以在哪几方面发展和突破?
任//柯式印刷已被广泛认可相对稳定,而数码印刷的速度还是相对慢,其优胜之处是可便捷地将数码印刷的元素加入个性化印刷品。若进一步发展,印刷品应有突破性的空间。可口可乐运用数码印刷制作个性化产品便是一个成功的例子。但有多少公司可以投放这样丰富的资源在一个产品上?可以采纳这样一项技术?又是否需要设计师的配合?印刷商只是OEM,要做到这些违需要更全面的思考、钻研,找出成功之道。
任德坚小档案
本人八十年代毕业于英国,UNIVERSITY OFHERTFORDSHIRE (FORMER WATFORD COLLEGE)进修印刷技术专业高级文凭课程获取专业资格。该课程包括印前及印后印刷技术、物料使用、成本会计,平面设计等相关知识。毕业论文为《书籍印刷计算机估价计算程序系统》,采用当代THE COMMODORE 64微型计算器并使用BASIC语言编写。及后修毕香港理工大学与英国华威大学共同颁发之“综台深造工程商业管理”硕士学位,而课程目的旨在结合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跨学科的先进工程技术。从2013年至今于香港理工大学进修工程学博士学位。
有关印刷行业上在职进修方面,分别在2006年及2011年获取美国IDEALLIANCE G7专家认证和G7 PROCESSCONTROL & CONFORMANCE PROGRAM(G7 PCC)生产流程管理证书专家认证资格。于2007年成为香港印刷媒体专业人员协会(I.P.P.)之资深会员资格SIPP。
在印刷行业相关之工作,本人于八十年初曾任香港观塘工业学院(即现在香港职业训练局)印刷技术助理讲师,任教范围包括企业管理、印后工程技术、生产策划管理、人力资源运用等课程。于2008年,更被委任为香港职业训练局之过往资历认可评核员,评核印刷业从业人员成为印刷业营运管理及印刷业印后加工及管理过往资历认可资格。同年亦成为全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害刊印刷技术委员会小组委员。
在2011年,本人所研究的灰平衡理论“D-TONE5040K灰平衡印刷色彩控制系统”,得到了中国香港印刷供应链商会会长宗第先生认可及在他推荐下,获得中围印刷技术协会颁发的“全国印刷行业百佳科技创新成果奖”。在于2015年,宗第会长又与中国印刷技术协会顾问沈忠康先生一起推荐本人角逐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颁发的印刷中华印制大奖,结果凭着近年来多项行业相关之发明研究,荣获第五届中华印制大奖之“行业创新企业家”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