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德威刀模科技有限公司——从模切机、软性刀模到数位模切加工设备

更新日期:2014-06-19

计算机数位科技对从事活版印刷机制造的机械工来说,是一条漫漫的长路,但在这时空里的德威公司创办人高树昌先生却不断的尝试突破。最早是家学渊博,父亲高金发先生在1972年创业生产活版印刷机,家中大哥、二哥都要帮家里做事,1980年代初,树昌先生就帮家里做事,晚上到国中补校,高中就读高工夜校,正遇上活版印刷机印制一些表单、传票,尤其是一式三联的有碳复写传票,工作忙到将同班夜校生拉到工厂来工作,一方面从工作中学习,另一方面也可有点收入贴补家用,当时一些活版机的铸件又粗大、又沉重,高中生的身体块头虽够大,但力气仍十分稚嫩,而且方法又不对头,经常有人伤了手或指头,甚至伤了脚都有,这使得树昌至今对同学们感到很过意不去。除了联单之外,每天一张的撕去式日历,除了用平版大量印制日期外,日历下方的商店讯息或广告还须用活版印制,因此活版机需求十分大量。后来利用日本黑泽公司生产的低速前吸式飞达,装在自家的活版机上面,可省去手工送纸的人力又可提升印刷速度。在1980年代下半最忙的时候,每个月有数十部活版机要交货,除了生产之外,还要到全省各地去装机,就连离岛的澎湖、金门也得去。但「活版机」在快速印刷的发展影响下,历经几十年的荣景后,有如遇上瘟神一般的消声匿迹,也正逢自己须到军中服兵役。

1991年退伍返乡,进入优美公司印刷机部门服务,当时不管是良明或其他品牌的单色或双色的小型平印机正大行其道,每个月到全省各地装机、维修,就这样忙碌了一年多。看到日本宫腰报表及商标平印机,有一种不算很大又很神奇的磁性筒模切单元,在印刷后可做骑缝线、模切的加工,这「刀模」却是一张薄薄的钢板上,有如河堤上凸起的堤道,唯一不同是堤顶为尖锐的刀锋,用来固定在磁性筒上做模切用,力道是平张模切的数十分之一且十分均匀,后来与兄长们研发这种可方便更换,又可精准施力的磁性刀模之模切工作。而这种磁性刀的模切作用有两个主要部份,一是吸附钢板刀的磁性筒,另一个则是钢板的磁性刀模具,然而制作整部商标或报表印刷机是件不容易的事,且资金成本也大,所以用以前印刷机的小尺寸飞达,它用在活版机的尺寸较大,用在小尺寸名片机很小,在筒模切单元前加装了供纸飞达、对规装置,后段加个收纸成为单张的磁性刀加工机,反正单张纸印完后,可使用这样的装置做全断的外型模切,也可做半断的模切,只要一部简单的设备,不需具有很多经验的人手,就能轻松操作机器做出不差的模切成品。

高先生很醉心在圆刀的模切方式,在他的桌上有一个很重的实心模切刀,只有短短10多公分长的模切钢刀模约有3~4公斤重,其刀具是由一整支钢轴精密加工,挖出一个又一个小圆圈,再把凸出的圆圈顶磨出刀的锋利面,而一支刀具的加工需花费一个星期的时间所费不赀,如稍不留神碰撞造成缺损,这昂贵的实心刀模就报销了,所以磁性筒的刀模一直给高树昌先生很大的吸引力,它的模切力道只有左边、右边做调节模切「侵入」的深度,在圆刀的旋转下十分高速平顺,而且平张纸、卷对卷加工,只要对好印纹位置就没有困难,又能一致性的完成全部的加工模切质量。而这些机器完成后,有如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如果说传统平压式模切,使用手工铅排刀模或用目前木版切锯镶嵌钢刀的平轧刀模,到今天大家所共同使用的雷射切割木版之镶嵌刀模,都会面临一个模切时整面压力的不足和太过或是前、后、左、右边压力不一,或局部性刀压不足的现象,因此要操作平台式模切的校车,使整盘的刀模能达到很均匀合宜的模切力道,这不只要耗时去做调节,更要培养这种调校刀模压力的经验,除了专业的汤姆逊模切厂之外,实在很少有这样的本事。因此,在目前越来越小量多样的印量要求,或是最新数位印刷的工厂里,根本很难找到这样的人可做平盘式模切工作。加上平盘式模切的整面压力,若以人供纸和手工调模,稍一失慎,很容易伤害手、手指,因此为了更方便的操作压力、更精准作业又更高速安全的生产,高先生对于圆刀的模切方式就更加坚定。

早期在台湾并没有人生产「磁性钢刀板」,所以必须向日本、欧洲或其他地方订制,但圆刀的磁性刀模制作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因为它是两段式处理,第一段是完全像制造凸版方式,把刀刃布局地方做较宽幅度感光,留下耐腐蚀的感光涂布层,然后用酸液腐蚀,腐刻不要模切部份,最浅约为0.5~0.7mm、也有近1mm,最深可达2mm多一些,依不同模切对象的需求而定,而腐蚀深刻也会形成「侧蚀」的现象,只要不严重合理,这些侧蚀面可做刀刃支撑侧肩,如果侧蚀太严重!做刀刃的顶部会绷跨就不能用,所以腐蚀替高硬「钨钢铣刀」先做刻深工作,以免浪费很多时间去做全面性的机械刻,这跟以前用整根钢轴去刻固定式圆刀模工程一样,一星期才刻出一支刀模。所以目前制作磁性钢质刀模的「铣修」方式,是使用更坚硬的钨钢铣刀把刀刃的两侧,依直线、曲线、圆、弧去加工。2006年高树昌先生终于下定决心,在台湾建立自己的磁性刀模生产线,因为磁性刀的模切是一条好路,却必须到国外去制造磁性刀,不只费时费日加上联络不易,万一有问题也改不了,而且要更改重做往往在辞不达意下,也是万事条条难。但在花费50多万欧元购买一部全世界第一流的计算机超精密控制精准加工铣床,当德国技术人员装置好机器后,只做机器操作指导,却没有教导如何做刀模的加工。若没有看到这部不算大的「超级精密铣刀床」,很难想象它可「永远维持」在2μ以内的精度,就算1公尺长的加工物也是有一样精度。今天机器身是使用铸铁,而很多精准加工母机是使用精密滚珠螺杆来驱动。如台中的上银科技也都是以精准的线性导轨做有磨擦却十分小磨擦力的滚珠做接触,在多数的加工机械算是很高级,但在这部超精密的铣床上已经完全没有这些机械导引和驱动构造,从头开始机台本身就不用金属做的,而是用天然的花岗岩材质,这些深埋山里地下,经过千万年的自然力量压挤而成的石材,本身就不会再产生任何尺寸上的变化,不只机器台座上是花岗岩,而且固定加工磁性刀重达一吨多的吸盘台,也是花岗岩做成的,同样也无任何热胀冷缩的现象,那么驱动的问题来了,不用线性导轨又能精准轻盈的正确定位加工之「磁浮」,使一吨多的吸附台板用根手指头也推得动它,而且使用无接触的「线性马达」来驱动,可任意时间停下来之后,又可完全精准的找回到原来以1μ来计数的定位。高先生说当工作到一半时,有另一个急件工作插进来,可将手边工作放在另一边,另起炉灶先做急件加工,完成后又找回原来起点,从中断的地方再接续工作,是无任何精度上的误差,如后来再买的日本加工铣床,在功能上和内部构造上就相去甚远,因为没有磨擦元件,也就是在长久使用下也无耗损的机件,能长保精度一直??工作下去。虽然说有这么好而精准的磁性刀刃加工设备,对于生产技术却是有一大堆问题,因此买了一些?显微镜,有的是用来看制造成品的刀刃,在最尖的刀锋部份是否合宜、有无缺损,另一方面加工的超硬质铣刀,也不能用一次就丢,那么又得买钻石磨刀具,来为有缺损、钝化的刀具再加工,做完加工又得回到显微镜底下,观看磨出超硬铣刀锋是否够锋利。只要您想一想就知道这是「仙拼仙」,因为一张磁性刀大约可模切一百万张,所以要硬度、强韧性够高的钢质材料,若用腐蚀方式没有话说,若用铣刀去切削钢材,只有用最硬的「钨钢刀」,没错在钢材里它最硬,可切削一般钢料,但只要硬一定脆,所以在加工当中也容易崩坏、折损刀刃,又要找到世界上最硬的材料,钻石磨刀机做铣刀的修复及磨出切削的角度来,一样比一样坚硬,也是一个很有趣的加工组合。

在机械工业界加工精度要求到了,德威的技术仍然是门外汉,因为做刀具的模切对象,如涂布纸、非涂布纸就有差距,其他的合成纸、塑料材质之塑料软质PVCPET它的硬度有相当差别,所以磁性刀的支持刀刃底部角度又是一大学问,这情况一如我们裁纸机的裁刀刃,一般纸张以锐角即可,但用来裁切PS版铝材,就要将锐角刀刃稍做修整使之成为钝角一些,如果裁切不伸缩的PET薄模,它裁切起来又比铝材结实、硬很多,所以刀刃一定要30?以上钝角,刀锋才不会裁切发生崩落缺口。所以磁性刀模的刃口角度都要去探索,而且平轧用刀和圆轨磁性刀的安装及加工时刀的作用角度不同,而圆刀直线和横线刀刃的支撑体角度又是不同。最初没有打开市场,而且在设备及研发上面又花大笔钱,做出来的产品又要四处拜托厂家试用来找问题解决,总是要用心才能打入核心,把设备最高的精度发挥出来,这是下一番工夫努力。在台湾之外,高先生的足迹也遍及全球各地,在印尼光是APP亚洲纸业就有很多纸品加工设备,包括计数插入纸带的机器,有相当多的交易。几年下来,形形色色平张的、卷对卷的磁性刀模切机越来越多人使用,台湾有不少机械,尤其一些商标印刷机,在速度上越来越快的情况下,圆型磁性刀自然是不二选择。

德威的磁性圆刀不只用在印刷业的纸张、自黏标签打印,全断、半断模切,更流行到形形色色的加工上面,从自黏标签、小尺寸盒子、吊牌到泡棉、塑胶、反光片、金属箔、生医、光电、晶圆贴模,今天面膜、OK绷的使用量很大,也是用这类模切设备、磁性刀模加工完成的,有些是用三头RDC-3轮转模切机,更有用到六个单元RDC-6的可模切、分条到单切张的加工。Super?3是独创性圆刀对平台的间歇及轮转可变模切机,它有更高的加工精度,而且工作更换不用换刀筒,可利用间歇性的走纸做加工区的变化调节。DFE?3则是圆刀对圆压,也可利用间歇的停纸时间,调节变换工作长度。NSFSFX机器俱有烫金及模切一机两用的功能,除了无版及有版的烫金工作设备外,另有CB-11的分条机、MH-25手动平板模切机、OS油压式小尺寸钢模压榨模机等等。模切刀模,其刀锋角度有多元选择,而且有不同的刀锋形状,来因应很多元的速度、材料和耐用性变化之需求,刀口的峰顶也可做出高低不同段落差距,在加工上产生有的切断、有些半断的不同效果。小型桌上目测品检,除了复检之外,也可做长度的量测,这些设备广为国内合版印刷及数位印刷同业使用。

今天的后加工设备已从大量、高速、固定印版、刀模的加工方式,走向小量、个性化的需求,而且更要维持很高度的加工质量,这是因为印刷工程在未来数年内,将从有版生产方式走向数字化无版打印生产,在后加工采用有版局部上光、有刀模的模切加工将使成本大增,甚至无法负担时间上的等待。所以高总也在积极思考这方面的因应,但有些朋友听了之后表示不能赞同,因为既然在67年前买了昂贵的精密设备去做磁性刀模,现在又想去做一个不用刀模的雷射数位切割设备,岂不是搬石头砸自己的脚吗?因为雷射一旦发展出来之后,又如何去卖磁性刀模呢?乍听之下十分有道理,但高总认为时代进步就要跟得上时代,况且生产长短的不同需求,所以有版印刷仍有一段蛮长的应用时间,因此在磁性版刀模,把使用底片、感光方式改成无版,以节省一些费用及工序,在某些工件上仍俱有竞争力的,因此他努力去找寻这个雷射切割头,这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射式雷射,使用X轴、Y轴驱动做形状变化切割。另一种则是雷射配上反射镜,反射镜依数字化控制反射角,做灵活的雷射光照射移动烧灼式模切,除了被切割印刷媒材单向移动(单张或卷对卷)位移之外,数控的反射镜也会做精准角度移动,并参考被加工媒材移动的位置做修正切割,假如一排有五个圆从雷射头底下通过,那么第一个位在又偏又斜的角度下加工,第二个虽减少仍有偏斜,而中央通过反射镜下,也不是正圆切而是蛋型椭圆加工,到第四个又追在后面有一点偏斜,第五个追得更远的变型切割,这是极端快速而复杂的移位补偿计算,才能达成5个都相同正圆形状。

20138月份光电展上,德威发表第一部「Digicut?Laser?350」模切轧型机,这部价值数百万的高科技、高弹性雷射模切机,是经由一位印刷界人士测试满意下才下订购买!而且之后两个多月来,Digicut?Laser?350订单接二连三的来,已有四部的销售业绩,而这些可变化不用刀模的切割,也符合小量有版印刷后加工。切割面为310×310mm,有不少组件包括定位的Sick检测系统、Coherent?CO2雷射、Scanlab?3轴扫描反射分布光束系统,而这些高温组件、反射镜也要有冷却降温以免烧损,送料也以真空吸附以维持稳定移动,是十分先进且为中文操作界面亲和力十足的机器。此外,Laser?350的切割形成V型的切口,容易知道作用激光束的能量变化。至于一些防纸匹蛇行、纠偏的机制,全部从多年磁性刀模机移植过来,这一种数位雷射切割机也有不俗加工速度,每分钟可达50米的高速。

改装自平印机的RDC?3单张纸筒模切机,有平版印刷机的送纸飞达、输纸台、边规和前档的定位,为了维持每小时10,000张高速,RDC进纸的加速摆动爪,也使用偏心轴承的设计,使咬纸、送纸的摆动没有前后死点的流畅平顺。在平印机橡皮布位置装上磁性筒,用来固定钢质磁性刀模使用,另外一边的压力筒,一般印刷机都以中碳铸铁做的,其硬度不够,改采硬质高硬度钢材才可承受刀模的碰触。这部500×400mm的加工机,没有1050780型大型平轧机的那么大尺寸,最大厚度也只到0.4mm,如贺卡、喜卡、小尺寸药品盒、化妆品盒、医药品盒、食品、菸盒等都可加工,对精密小彩盒的加工十分有用。平常也难以想象这些从印刷、制盒或商标所衍生出来的模切加工作业,事实上电子业、光电业的一些塑胶片、垫材、护膜到箔材等不是直角膜切的材料,也都要靠磁性刀模加工,所以参加光电展也有其道理。另外一些生医、化妆品材料的不规则外形膜、材料的切割,圆刀模切机也可派上用场,看见一片又一片高科技半导体芯片,在完成最后加工前,用一层静电护膜,那么其圆刀的切割外型,又是磁性刀模在加工,这是印刷业可跨足进入另一个行业的途径。在上光方面,高总也生产出Digi?Coat的水性及UV双用轮转涂布机,这部小巧离线式上光机,有如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包括有进入上光前的电晕Corona处理,使上光面的达因值上升改善,对黏稠性较大的UV上光涂料有较好的分布性及附着度。使用Anilox?Roll陶瓷微穴上光辊,可做UV涂布之外,也可做水性上光,不只可使用UV光源来固化UV涂布液,也可使用IR红外线来蒸发水性上光涂料中的水份。为使纸匹能正确行走,设有防蛇行控制EPC台,加上供纸、收纸的纸匹张力控制,最高速度每分钟100米,有离线全面上光加工的机能。为了更多的用途,尤其局部上光的功能,Digi?Coat也允许使用柔版做局部上光加工。但在数位时代,下一代的Digi?Coat是采用喷墨方式的局部上光,已在研发因应未来的前端喷墨、电子成像的数位打印,做后续的无印版上光加工处理。目前有不少使用网版做局部上光的厂商,有很多印量都在1,0002,000份的印件,其生产并不符合经济和效率原则,若改用数位喷列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尤其小批量的30份、50份都可因应裕如。

今后离线加工设备,如Indigo的打印宽幅本来在330mm,但在Drupa?12之后情况丕变,Indigo?1000030000单张纸,用纸尺寸变为750×540mm,而Indigo?20000的薄膜、卷材加工设备,尺寸更大到750×1100mm,所以一向以小尺寸的小锅、小灶加工的铨威后加工机械,势必面临新一波的改变,由现在330mm宽幅要扩大到750mm,笔者倒认为在东方有四六版1092×788mm的全张尺寸,至少也须因应,否则750mm只在满足目前如小森及Konica?MinoltaImpremia?KMIIndigo新一代数位打印机,像富士软片的Jet?Press?720其用纸宽幅在740mm,比前者略小一点点而已,但Ryobi?DP?76宽幅则达800mm,因此不能再以750mm上光、加工宽幅为限,必须扩大到800mm×600mm的尺寸,在未来的市场上比较有机会施展。

在数位上光方面,高总有一些不同的想法,如果使用太细720?dpi或更细喷墨头是不现实的,只要用360?dpi就够了,因为上光是不讲究印纹的精细度,太细喷头反倒容易阻塞,这是所有喷墨机最忌讳的毛病,造成喷列成为不堪使用的废品,当然选好UV上光涂布料也是一个大学问,如果在设备之外,又有涂布料生意可做,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可增加长年固定收益,而且代使用者开拓市面上好用材料,使用数位喷列可放隐性防伪符号、编码之外,更可提高设备的价值。这些理想是在Laser?350数位热灼切割之后,更积极在进行的下一步路子,而且这些路是未来极为重要和发展潜力的市场,也是更俱弹性的变化市场,要用心保持观察和弹性去因应。

 

后记

笔者在铨威(德威公司的模切、轧型设备制造厂)的组装厂里,首度与高总经理的老父亲高金发先生相遇却一见如故,1972年他在台中市合作街创业金永发铁工厂生产活版印刷机,在兴台印刷公司西面数百公尺而已,也算是老邻居,而高老先生在14岁(1955年)就到台中市大安铁工厂当童工,所以和笔者在市区的老家在同一条市府路上,笔者年少到小学读六年级,初中唸台中一中,都路过他工作场所的廊下,彼此知道店名、相距很近。台湾在二次大战前后,台中两家活版印刷制造厂,大安铁工厂及庆用铁工厂的发展,高老先生是自己亲历其境,娓娓道来可说十分珍贵,因为开创这些事业的人都不在了!接手的人凋零,甚至于高老先生入行时的一些老师、师兄们也都已不在,因此值得把这段话记录留存下来。

高金发先生少年时家庭并不宽裕,从19371945年中日战争芦沟桥事件后,起先四年台湾是后方,提供粮食、补给品给华北、华东到华南日军作战物资,尔后日本青壮年上前线走了差不多,也把本省青年以征召或志愿方式上前线当「军伕」,也就是连二等兵都不是的助役。到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严重短缺物资及人力,以前戴眼镜的人不许服兵役也都去了,连十七、十八岁的小孩及45岁以下的年轻人都被征召到前线。当时在台湾日报有位杨昭煌先生更到武汉报社工作,可见日军征战不只在中国有辽阔而动荡的幅员,南边一路到接近澳洲的拉宝尔岛。1943年起台湾面临盟军航空母舰的起飞军机轰炸,到1944年之后日军几乎没有任何反击力量。早期台湾活版印刷机制造,以大安铁工厂的林氏家族算很早,是年纪较长的林振松先生和堂弟林振树先生合作经营,可能在1920年代晚期到1930年代初,在台中市锦町(现在市府路接近台中公园的成功路转角一带)开始,在台中市南区忠孝路创立的庆用铁工厂,也是生产活版印刷机老厂,依照高老先生的叙述,庆用是因为大安铁工厂的生产量有限而生意太好了!所以买家怂恿庆用铁工厂投入活版印刷机生产。庆用铁工厂创业于1939年,后来也做一些食品机械及刨冰机。大安铁工厂的两位老板,堂兄林振松是台中高工机械科毕业,又去唸台南高等工业学校(也就是现在成功大学的前身),所以他在铸件、加工、组装方面有极好的专业训练底子,虽然当时的活版印刷机已有上百年历史,但大安铁工厂的机器,在台湾所生产印刷机,在精度上及耐用性方面仍是其他厂牌无法企及的。不过在二次大战末期,可以说是除了军事用途制造、维修才能有一点金属材料,其他全拿去制造军火、枪砲及辎重,工厂都是半停休状态。在1945815日日本投降之后,在台湾有铁工厂制造机械能力的人才和工厂十分稀有,因为日本官方工厂大多停产无法一下子复工,而日本人的工厂成为「日产」依法没收也处停工状态,所以大安等工厂并不急于制造生产,而全力投入维修战火中损坏或长期欠维修的印刷及其他设备(以前分工并不那么严谨,有一部车床就可造很多东西)记得小时候上下学看到大安铁工厂有好几部车床、镗床、铣床、钻床,最重要有一部长长的由骑楼边到工厂里,可加工三米左右的大型车壁和印版台面的龙门刨床,至少有450人在里面工作,大家都在乌黑油污秽的厂房内,每人都在一盏带铁丝保护的60W灯泡下工作。堂弟林振树负责业务和总务,最有实力的堂哥林振松在厂内看管质量和生产,维系大安铁工厂的命脉。我个人记得家中有一部锌凸版的铣床,使用人工做广幅印版钻铣加深机具,在转速上或有问题,家父耿彬先生特别请振松老人家来查看,至今印象仍然鲜明,他工作十分专注且为了追寻整个转速不足的症结,拿一部机械式转速量测计,顶住马达后轴心,拿一下表面,说「铣刀转速不足」,马达还能用(1950年代初,马达全都是东拼西凑的老旧残品),但相位要调整才能提高到合宜的工作速度,果然一调就好了!在10岁孩子看来,这位伯伯好专业、好有知识喔!高老先生在1955年进入大安铁工厂工作时,是由林振松先生幺弟林南枝先生担任工厂生产管理,他是日本名门大学(如明治、庆应大学等)的法律系毕业生,高老先生说:南枝先生回台湾时正是美国封锁基隆及台湾海域最严密的时机,回台的前一班邮轮高千穗丸,就在基隆港外海被美国潜水艇击沉,有两千多人丧生,所以在战时最后几班船安全返台的人,都是从鬼门关闯回来的幸运儿。林南枝先生在1950年代中期之后,因兄长卧病而须打理一家有规模、有历史的机械制造厂,尽管所学是不同,但他仍努力以赴加上待人宽厚,业务蒸蒸日上,不过不久遇到堂兄要拆伙,而高老的这一方没承继大安铁工厂的店名,因此要改名为「林大机械厂」,代表林家大房的事业。高老从14岁入行因努力不懈,而上面几位老经验的师父,如李师父、林师父两人先出去开设「顺发铁工厂」,在一阵子后就仿日本的手摆纸平印机,在台湾也有一定的地位,甚至请日本技师指导生产中速大口径筒,每小时速度在6,000张的单色机、双色机,但并不太为市场接受,后来也做了自己设计的高速单色平印机,只生产一部,而日本印刷机设计大师之秋山机械的秋山胜司,曾来台要我带他去看这部纯国内设计制造的单色平印机,他问我这家印刷机厂有多久了!我告诉他快十年了,只见他摇一下头说,不该这么没有累积设计和制造经验呀!后来李先生单独经营顺发铁工厂,也把手摆机改成飞达机。最后顺发主力生产自动平盘式模切机。而林先生离开顺发后,也自己设计一些较现代化的平印机,但价格相对也贵了一些,所以正义铁工厂在林先生管理下,后来也做一种光学投影尺寸显示、磁带记录可达八道尺寸记忆的自动裁纸机,原来机名叫OK?Cutter在日本营销,而正义仿制后叫CY?Cutter,在台湾有数百部成功业绩,国外也有外销。而高老的另一位师傅蔡先生,也自己创业做平印机、磨版机,所以大安铁工厂有多位师父,在1960年代都纷纷出来创业,而且三家机械厂都生产平印机及其他设备,只是顺发铁工厂的发展最俱规模。

高金发老先生在1972年向老板林南枝先生提出自己创业开店的要求,林先生也欣然接受,他认为一个人要是做了那么长时间的服务,想拥有自己的一片天也是很自然的事。高老也不会很绝的从工厂长责任中马上离职,他把工作上的秩序、窍门及人事,全部向接班人交接、传授清楚后,才自己出来创业。比起现代年轻人就没有这样的胆识和魄力,以前一个孩子134岁,父母带到工厂、商店,三年四个月学艺,志向就是34个月,也就是40个月之后,他可出师独当一面,领取好一点的薪资,等存了一点钱后就可自己创业开店。今天的年轻人读了16年书,大学毕业后若能出来闯荡江湖的人如凤毛麟角,若和以前低学历苦干有实战经验者不同,就像学骑自行车另加两个左右支架轮,支架如不拿掉之下,是永远学不好自己平衡独立骑单车。高老31岁带着老板的祝福下,自在南区合作街开店生产活版印刷机,家中几个孩子从小学至中学就是家中的帮手,初中就读夜间补校、高中也读夜间高工,不久活版印刷机也走下坡,由年轻人接手下去做,三个孩子也都自立门户,高老先生也是巡头看尾做一些帮助的工作,虽然以前老板都已不在人世,他谈起来仍然充满感激与敬意,这也是老一辈人常存的感恩、惜福,所以能知足常乐,不会心生不满怨天尤人,那么过生活就会「日日是好日,事事皆如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