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史话:牛步峰氏 研制印机木质轻便
抗日战争期间, 中国共产党在敌后建立了大小不一、数量众多的抗日根据地, 在这些根据地又建立了许多规模不大的印刷厂, 其中, 称作晋察冀边区的晋察冀根据地, 位于同蒲路以东, 津浦路以西, 石太、石德路以北, 张家口、承德以南的广大地区, 包括北岳、冀中、冀热辽三区,下辖一百零八个县。当时在这里建立的印刷厂数量虽多, 但规模较小。规模较大者, 主要有晋察冀日报印刷厂、冀中新华印刷厂、冀中导报社印刷厂等。其中,晋察冀日报印刷厂是其中的佼佼者。
晋察冀日报印刷厂创办于1937年1 2 月1 1 日。创办初期称作《抗敌报》,地址在河北省阜平县城, 为四开毛边纸单面石印, 三日刊。1 9 3 8 年3 至5 月间, 从冀中的任丘和定县运来八开铅印机及二号、四号铅字等器材, 遂于8 月1 6 日第6 3 期起改成铅印四开、四版, 隔日刊。到1 9 4 0 年1 1 月7 日, 北方分局决定将《抗敌报》从第457期起改称《晋察冀日报》, 并于此时由隔日刊改成日刊, 印数已达两万一千份, 分发到北岳、冀中、冀热察、晋东南、延安和大后方等地区。到1942年, 报社人员已增至五百三十人, 印刷设备等条件也得到改善, 拥有五台铅印机和浇版机、打版机等。为提高印报速度,于1940年秋天改用柴油机为动力, 代替了人工摇轮, 使印报速度由每小时八百张增至一千四百张,效率大增。
晋察冀日报社印刷厂在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下长期坚持生产、出报,是在阜平、平山、五台山等多地边迁移、边出报的情况下实现的, 其困难程度可想而知。为了方便迁移, 当务之急是设法减轻印刷机器设备的重量。在1940年10月准备反「扫荡」的领导干部会议上, 社长邓拓提出了印刷设备轻装化、改造轻便铅印机问题, 并成立了改制印刷机小组和改造铅字架小组。这两个小组,于1940年日寇大规模扫荡前, 完成了排字架的改造, 更于1941至1943年间,连续三次改制了轻便铅印机。大大方便了印刷厂的转战迁移, 为支持抗日战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为了应付敌人扫荡可能出现的最艰苦的局面, 根据邓拓社长提议, 将报社印刷厂一分为三: 一厂留在滚龙沟,二厂设在阜平北瓜台, 三厂设在阜平的山峪。这样在阜平南、北、西都有印刷厂, 报社随军走到哪里, 哪里都可印刷, 保证了报纸的及时出版。
关于研制轻便铅印机的情况,参加研制工作的牛步峰先生于1985年撰文《轻便印刷机是怎样制造出来的》回忆说:如果敌人派来优势兵力进行全面「扫荡」, 万无一失的办法就是轻装再轻装。我原是一个石印工人, 首先考虑到能否用石印机改造成铅印机的问题,从体积上比圆盘机不大, 其重量也比圆盘机不重, 如果试制成功, 唯一优点是它篇幅大,可印八开报。这个想法一提出, 立刻得到邓拓社长大力支持, 要求火速试制。我根据铅印机的原理, 找到一些废零件, 把石印石头变成铅字盘,把石印上盖去掉, 换上大轴穿上枣木滚, 用轧花机的大轮做为动力,于1941年11月20日,石印改造印刷机试制成功了。第一次改造每小时可印二、三百张, 第二次改造, 每小时可印七百张。当时由于铅印机不够用, 平时也把这一改造机编入机群正式印书。
1941年秋季反「扫荡」中,报社机关没有从滚龙沟突围到阜平, 就地与敌周旋游击办报,所以仍然使用大机器印报。1943年,报社搬回阜平,印报厂在马兰村, 编辑部住栗树庄。邓拓社长预料今后战争环境将更加残酷, 提出: 「万一敌人把路给封死了, 牲口用不上时, 能否人背肩扛铅印机呢?」我们机务小组除保证完成正常维修机器任务外, 又把制造一台更轻便的印刷机当作中心任务。我和孟广印、李宝、李树棠、郭学良、李正朝几个人, 虽然文化都不高, 但大家解放思想开动脑筋, 终于想出了办法: 「要使机器更轻便,只有在木头上打主意。」
真是一个诸葛亮不如三个臭皮匠。主意已定, 大家就亲如手足、同心同德、废寝忘食地干起来。那是在只有几件简单工具如锉刀、锯条、手摇钻的条件下, 成形锉刀还是我们自己造的, 没有要求外援, 硬是根据铅印机的原理, 自造出木头零件, 经过月余奋战, 终于自力更生制造成功一台木质轻便印刷机。它体积小, 只有小手提箱那样大; 重量才三十公斤,拆卸装配都很方便,可以拆为七个大部件, 最大的也不过五公斤。一旦敌情紧张, 或者走悬崖绝壁的羊肠小道, 每人背上一件就可爬山越岭。每转移一个地方, 只借用老乡一个饭桌。几分钟时间即可开印。
牛步峰和他研制的木质轻便印刷机, 在对敌斗争中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坐出了重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