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国家定点印刷采购规模年均增长60%
在所有定点采购项目中,定点印刷的定位似乎是最模糊的。有人将它归类于服务采购,也有人将它归类于货物采购。印刷采购这种“二者兼有”的性质,形成了定点印刷采购项目独有的特色——要货物和服务质量两手抓。
2003,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以下简称“国采中心”)启动了定点印刷工作,近年来,定点印刷项目更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国采中心定点印刷采购金额由2006年的6214万元增加到2009年的21877万元,平均增长率保持在60%左右,这些数据彰显了定点印刷工作取得的成绩。在成绩背后,国采中心付出了哪些努力?摸索出了一条怎样的发展之路?
车几年购置一辆,家具几年添置一批,大型设备更是多年也难得采购一次……对采购单位而言,大多数采购项目都是一年一采、几年一采,然而,印刷采购却以较高的频率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大量零散的项目汇聚成一个巨大的印刷市场,如何让这些采购项目真正踏上规范采购之路?
零星项目统进“大笼子”
“我们从2005年开始加盟定点采购阵营,承接政府项目最大的感觉就是放心,不用担心付款问题。当然还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政府的需求量比较大且相对稳定,对商家而言,长期稳定的客户谁不喜欢?”近年来一直活跃在中央国家机关定点印刷市场的北京朝阳印刷厂有限责任公司运营总监熊华说。
像北京朝阳印刷厂有限责任公司这样一直在中央国家机关政府采购市场打拼的企业还有不少,西安西正印制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一家。西正从2003年就开始进军中央国家机关定点采购市场,至今已经有7年的经验。西安西正印制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冯孝明将定点印刷归结为两点:一是定点印刷将原本零星的项目统进了一个“大笼子”,原来有采购需求时,采购单位都是自己找,想找谁就找谁,现在通过统一招标,首先起了一道把关的作用;二是定点采购形成了一个大家都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使原来各自为政的行为准则有了参考和参照的依据。
不少业内人士都认为,定点印刷的实施使采购质量得到了保障,监督更为有效,印刷采购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道路。
保持60%的高增长率
对比之后论英雄,数据背后见成绩。如果说起步阶段的定点印刷采购还略显青涩,那么,如今的定点印刷采购工作已经取得了跨越式的发展。2006年国采中心定点印刷金额为6214万元,2007年为10596万元,2008年为15841万元,2009年为21877万元,平均增长率保持在60%左右;采购次数也从2006年的1863次,2007年的3099次,2008年的4160次,增长到2009年的5053次。定点印刷模式适应了各采购单位对采购质量、效率和适度自主权的要求,越来越多的印刷项目不断被纳入集中采购的渠道。目前,定点印刷已经成为国采中心采购规模的一个稳定增长点。
据国采中心采购二处的罗少伟介绍,目前定点印刷业务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票据、证书类印刷。票据包括有价票据(证)和无价票据(证);证书既包括各种国家级统一印制的用于确认身份状态、职业资格、能力、所有权、许可等的证件证书,也包括各种一般性证书。
二是书刊类印刷,主要指出版发行或散发的各种书刊和各单位的内部资料、刊物等,还包括广告宣传等彩色印刷品等。三是信封类,主要包括国家邮政局监制发专印号的邮寄信封和单位内部、单位间流转的非邮寄信封。
三种采购方式相结合
实行定点印刷之前,不少采购单位的印刷业务通常委托比较熟悉或者距离单位较近的印刷企业完成,独自运作成为早期印刷业务的特有印记。那么,对于部分印刷业务频繁且习惯了部门独自运作的印刷采购,如何制定明确的操作规则?
国采中心为此设定了一个明晰的运作框架,坚持自行采购、定点采购和公开招标限额以上进行公开招标相结合的采购方式,依照单次或批量采购金额大小制定有针对性的采购程序:单次或批量采购金额在2万元以下的可在定点内或定点外自行采购;2万元至20万元的,各采购单位可在定点印刷厂范围内直接确定承印企业;20万元至120万元的,由各单位组成采购小组在定点范围内选取3家以上进行综合比较后采购,相关采购材料报国采中心备案;单次或批量采购金额在120万元以上的,由国采中心组织公开招标。
供应商发力政采市场
据熊华介绍,为了赢得政府用户的青睐,其所在的北京朝阳印刷厂有限责任公司就针对政府采购市场推出了一系列服务。
“考虑到政府部门的事务性工作比较多,对印刷业务不太熟悉,我们专门推出了许多贴心服务。比如,设立了专门的编辑部门,实现从编排、印刷到装订的‘一条龙’服务。还有不少政府部门的印刷品是要下发到其管辖厅局的,我们还负责物流配送。”
“政府采购是个大市场,只有大家满意才是真满意,互惠互利,共赢才能共发展。”冯孝明这样感慨道。
内部印刷厂的方便之门还能开多久
提起印刷采购,不少业内人士都会不约而同地谈到“历史遗留问题”。原来由于行政体制、工作需要等原因,相当一部分采购单位在市场化以前都有自己的印刷厂或是文印室,这些内部印刷机构因为对单位的依存度过高、市场竞争力差等原因,完全市场化有一定的难度。这一历史原因,使定点印刷实施初期,相关部门在权衡后专门为这部分印刷厂开辟了“特殊通道”,规定单位内部的印刷业务可以交由内部印刷厂来处理。这种模式的存在可以说是当前建设和谐社会采取的一种变通方法。
诚然,我们要正视历史和客观存在,但变通的意义在于给采购单位一个适当的过渡期,变通不是一味的、无休止的大开方便大门、特殊大门,有内部印刷机构的采购单位应有这种改变现状的意识,努力让这些企业尽快纳入市场化运作的轨道中来。
来自政策层面的声音也无不传达着这种思想,2009年10月,财政部、科技部等九部委联合正式下发了《关于鼓励政府和企业发包促进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首次就服务外包产业在国内市场的发展作出了政策性指导。《指导意见》提出,各级政府应当积极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加大服务外包的宣传力度,改变国内对外包模式的传统观念。要进一步发挥政府采购的政策功能作用,鼓励采购人将涉及信息技术咨询、运营维护、软件开发和部署、测试、数据处理、系统集成、培训及租赁等不涉及秘密的可外包业务发包给专业企业,不断拓宽购买服务的领域。
凡购买达到政府采购限额标准以上的外包服务,必须按照政府采购有关规定,采购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要求、具备相应专业资质的外包企业的服务。无独有偶,广东省财政厅近日也出台了《关于开展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试点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根据《意见》精神,广东将开展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的试点工作。
无论是九部委的《指导意见》还是广东的《意见》,都传达了一个思想,那就是今后利用外部资源,通过购买第三方提供的服务来完成原来由政府内部完成的工作将成为政府机构改革的主流方向,印刷采购的完全市场化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政府“光环”不能无休止地普照下去,要生存,这些内部机构必须不断自我完善,接受市场竞争大潮的历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