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侯小强:中国数字出版业面临丛林效应考验

更新日期:2012-07-25

盛大文学CEO侯小强近日撰文表示,国内数字出版行业虽然在国际市场上拥有一席之地,但整体环境并不乐观,正面临着丛林效应的考验,存在无序竞争、盗版泛滥、标准混乱等问题。

  “在国外,亚马逊畅销数字图书定价通常是9.99美金,而纸质书定价根据平装和精装的不同通常为10多美元到30多美元,数字图书的定价相当于纸质书的50%至70%,”侯小强表示,国外数字图书价格比纸质书有优势,但是留有利润空间,而不是不计成本的低价。

  侯小强说,中国的数字出版,却不顾成本大打价格战。内容供应商不仅不能团结起来以行会的形式和渠道商博弈,甚至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地杀价。“价值20块钱的传统图书,你敢卖10块,他就敢卖1块,还有的干脆就免费。中国消费者不习惯为无形的精神产品付费,打价格战的,通常会被视为英雄被膜拜,客观上讲,这是涸泽而渔,破坏了创新。”

  另外,盛大文学也正面临着盗版的侵袭。据悉,盛大文学排名前十的小说,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平均被盗版800万次以上,最受欢迎的小说有5000多万条链接,这些链接中有99%的都是盗版。

  “我们上传的正版文字,一分钟后就会出现在别的网站的贴吧里,一个章节的连载,一夜之间就有数十万人免费阅读。当然,这种情况目前有改善,但路漫漫其修远兮,一个有序、健康的出版行业的形成,还需要相关领导部门、行业人士继续通力协作。”侯小强认为,没有版权保护,就没有文化创意产业。一个建立在盗版基础上的宫殿,最终会以废墟的形式存在。

  另外,标准混乱也是中国数字出版行业的一大难题。侯小强介绍说,有的作家会重复授权,导致版权不清晰。有的内容商取得授权后又授权给别家,形成一连串的授权关系,导致最终一本书出现在某一阅读平台时,竟然出现了同一本书被上传十多次的状况。

  他表示,在数字版权细分方面,有网络宣传权、网络首发权、独家连载权、无线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占权等令人目不暇接的说法,也给版权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

  商业模式方面,最初国内数字出版平台都是作者以连载的形式将作品上载到平台;为了刺激作者产生强大的创作力,有了催更、打赏等社区应用服务;盛大文学等平台开始对商业化的作品提供试读,在作品对读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后开始收费;收费方式通常是微支付,即千字二分到五分;分成比例为作者一半,网站一半。

  “国内的商业模式,无论是流出版(连载)、按章付费,还是微支付、试读,这些在国外几乎都是罕见的。”侯小强表示,在旷日持久地与苹果沟通的过程中,他们无法理解如此独特的商业模式。“我的想法是,以后我们要更加利用好这些个性优势,参与到全球数字出版格局的竞争中去,参与到秩序的制定与维护中去。”(爱文)

  以下为侯小强文章全文:

  中国数字出版的优势和挑战

  ——盛大文学CEO侯小强

  当前,中国数字出版不但在国际出版市场上拥有了一席之地,而且在一些领域还拥有定义权和发言权。但与此同时,中国数字出版环境整体上还不那么乐观,极端地去比喻的话,甚至还可以说“中国数字出版还面临着丛林法则的考验。”

  我先谈一下中国数字出版的优势,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看:

  第一,欣欣向荣的网络文学。网络文学是非常独特的中国故事。在中国,已经有超过两亿人阅读这种原创自网络的文学,超过了电子购物人群和移动社交网络用户群体。以盛大文学为例,每天有超过160万名作家创作出逾8000万字的内容,累计出版图书总量超过600万部,且还在快速增长过程中。借助于数亿读者基数,数百万作家构成的原创阵容,以及近千名专业编辑的“上帝之手”,最终呈现出来的网络文学,想象力恢宏,故事新奇,动辄百万字计算,涵盖几乎所有的类型,已经成为网民精神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小说搜索已经成为百度网页搜索最大的流量来源之一。去年,百度的搜索总冠军还被盛大文学的《斗破苍穹》获得。

  第二,高效率的分发平台。中国数字图书独特的地方在于,可以多渠道分发。一是在传统互联网上分发,以盛大文学为例,去年最受欢迎的十部小说点击量超6.8亿次,总订单超2亿,点评数有1640万条之多;二是可以在移动互联网上分发,移动互联网是一个发展迅速的市场,刚刚公布的数据显示,在中国通过手机上网的人数已经超过3.88亿,首次超过通过PC上网的人群。在移动互联网上,首先是运营商,仅在中国移动一家,去年就超过6800万读者阅读了盛大文学的内容,其中2100万用户付费购买。其次是智能手机,云中书城不到一年的时间总下载量已经超过800万,总订单数已经超过千万,被付费下载的图书已经近47万种;三是可以通过IP授权的方式进入银幕、荧屏和纸质出版物。

  第三,高效独特的商业模式。让我们重新审视一下网络文学的创作与推广过程。在最初的时候,作者以连载的形式将作品上载到平台;为了刺激作者产生强大的创作力,我们开发了催更、打赏等社区应用服务;我们对商业化的作品提供试读,在作品对读者产生足够的吸引力后开始收费;收费方式通常是微支付,即千字二分到五分;分成比例为作者一半,网站一半。我们可以注意到,无论是流出版(连载)、按章付费,还是微支付、试读,这些在国外几乎都是罕见的。在旷日持久地与苹果沟通的过程中,他们无法理解如此独特的商业模式。我的想法是,以后我们要更加利用好这些个性优势,参与到全球数字出版格局的竞争中去,参与到秩序的制定与维护中去。

  这是令我们欣喜的地方。但是正如我所讲,中国数字出版同样有丛林的特质,这令人忧心忡忡。

  第一,无序竞争。首先是定价问题。在亚马逊,畅销数字图书定价通常是9.99美金,而纸质书定价根据平装和精装的不同通常为10多美元到30多美元,数字图书的定价相当于纸质书的50%至70%,价格比纸质书有优势,但是留有利润空间,而不是不计成本的低价。而中国的数字出版,却不顾成本大打价格战。内容供应商不仅不能团结起来以行会的形式和渠道商博弈,甚至杀敌八百、自损一千地杀价。价值20块钱的传统图书,你敢卖10块,他就敢卖1块,还有的干脆就免费。这种乱象的形成与中国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有一些关系,中国消费者不习惯为无形的精神产品付费,打价格战的,通常会被视为英雄被膜拜,客观上讲,这是涸泽而渔,破坏了创新。当然也与制度设计有一些关系,比如德国不允许新书打折的制度就保护了出版业。至于高价抢作者、始乱终弃、刷榜单,刷评论、人为造假等等,都是数字出版丛林效应的表现。

  第二,盗版泛滥。我经常举一个例子,盛大文学排名前十的小说,通过百度搜索引擎,平均被盗版800万次以上,最受欢迎的小说有5000多万条链接,这些链接中有99%的都是盗版。而我们上传的正版文字,一分钟后就会出现在别的网站的贴吧里,一个章节的连载,一夜之间就有数十万人免费阅读。当然,这种情况目前有改善,这得益于政府加大了打击力度,国务院成立了打击盗版侵权领导小组,两高也对网络侵权进行了清晰的定义,这促使盛大文学打赢了很多场版权官司。但路漫漫其修远兮,一个有序、健康的出版行业的形成,还需要相关领导部门、行业人士继续通力协作。没有版权保护,就没有文化创意产业。一个建立在盗版基础上的宫殿,最终会以废墟的形式存在。

  第三,标准混乱。有的作家会重复授权,导致版权不清晰。有的内容商取得授权后又授权给别家,形成一连串的授权关系,导致最终一本书出现在某一阅读平台时,竟然出现了同一本书被上传十多次的状况。在数字版权细分方面,有网络宣传权、网络首发权、独家连载权、无线信息网络传播权、独占权等令人目不暇接的说法,也给版权管理带来了很大难度。

  第四,运营理念落后。1,需要强调的是,数字出版并非简单地将纸质出版物转换为数字出版物就可以叫数字出版了。出版方要对受众做非常精确的分析,了解他们的喜好,为他们定制专门的作品。我们旗下潇湘书院最近收入增长明显,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安排了专门的团队引导作者创作适合手机阅读的作品。2,中国数字出版基本上还是内容与渠道的直接对话,中间缺乏制作、营销、数据挖掘等环节。我们盛大文学的无线团队,已经在精细化运营方面,完成了从内容到渠道的转换。从技术,到渠道,到营销,到数据的挖掘,不断地在积累经验。最近我们打算宣布开放无线团队的服务,成为新型的出版服务商,服务于所有出版单位。3,大家对数字出版技术理解落后。我以前表达过一个观点,在中国数字出版里面,过去文学的基本语言是想象力,现在做文学出版,除了想象力之外,还有一个共同语言叫技术,如果你不懂技术的话就无法参与到全球数字出版的竞争中去。新型的出版人不但要懂得作品,甚至可能还要懂得云计算、安卓、IOS、应用、自出版。

  盛大文学四年了。这也是中国数字出版最快的四年,盛大文学愿与行业共同推动良性的中国数字出版秩序,共同打造好这一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