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知识产权战略 加快自主创新脚步
——专访印工协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陆长安
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已然成为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一柄利器,,在这场软实力的较量中,企业比拼的不仅是知识产权意识和投入——包括知识产权体系的创建、管理和使用,还有知识产权相关规则的洞悉和运用程度随着中国印机的崛起,“中国制造”的国际影响力开始显现并逐步放大,在此情形之下,中国印机企业的知识产权建设状况亦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为此,本刊特意专访了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陆长安
认知不一差距显著
据陆长安介绍,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尤其是近十年以来,中国印机企业在自主知识产权建设方向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以上海电气印包、北人、天津长荣、北大方正、深圳精密达等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开发出了多项享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创新成果、榜样企业对自主知识产权的高度重视,不仅使自身获得了可观的技术附加值,在相关领域市场迅速站稳脚跟,树立起了竞争优势,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印机制造”长期以来“有制造无创造”的形象、
以天津长荣为例,每年都有几十项专利(包括实用新型和发明专利)问世,而曾经开启中国印刷业激光照排时代的北大方正则继续发扬自主研发的优良传统,凭借喷墨数字印刷技术的创新成果,走在了数字印刷时代的最前沿。尤为一提的是,以跨国并购的方式获得最先进的科技创新成果,也成为国内部分印机企业建设自主知识产权的一条路径。比如上海电气花巨资收购日本秋山、美国高斯,大族冠华收购日本筱原。站在巨人肩膀上的他们,通过对握有世界先进技术的同行企业的收购,“轻而易举”地锻造出了知识产权的独特竞争力。
此外,还有不少企业正积极开展知识产权体系建设的尝试,比如学习相关知识,与专业机构建立合作,对知识产权进行管理、查询等等,“可见,在树立知识产权意识方面,中国印机企业已经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陆长安欣慰地说道。但他同时指出,从整体上看,国内印机企业的知识产权建设步伐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同行,其主要表现便是观念上的落后。
部分企业一味地强调发展速度——快速占领市场,快速取得业绩,快速实现创业,“快节奏”的背后,却是对知识产权建设的忽视——有的愿意花大价钱买设备,进行测绘,却忽略了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过程。从世界范围来看,虽然仿制、测绘现象在机械制造类行业相对普遍,但那更多地体现于行业发展的初期,随着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入,行业竞争的全面化、国际化,随之而来的知识产权纠纷乃至危机也日益凸显,“像此类知识产权意识淡薄、忽视知识产权建设的企业,迟早会在市场竞争中吃亏”,陆长安语重心长地告诫。
产权建设暗藏玄机
观念的落后仅是陆长安担忧的一个方面,他特别指出,在知识产权的建设道路上,还有两类“稀里糊涂”的表现同样易使企业陷入被动,甚至引发危机,应该引起企业管理层的高度重视。
一是知识产权概念模糊。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不重视重大知识产权申报,对知识产权的国际规则不太了解;第二,对同类产品的知识产权查询检索不够深入,不知道自己的产品是否侵权,不知道他人的专利申请是否过期,不知道他人已在哪些国家进行了申报,以致侵犯了他人的专利权而不自知。曾经红极一时的某钢笔厂就因此折戟日本市场。该钢笔厂通过代理商渠道成功地开发了日本市场,然而这个漂亮的开局却没能迎来圆满的结局。代理商在日本抢注了该厂商标,随后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要求该钢笔厂,要么花钱买回商标,要么离开日本市场。就这样,该钢笔厂被迫放弃了日本市场,并在此后一蹶不振,最终离开了舞台一线。“虽然发生在外行业,但道理是一样的,这充分说明了知识产权建设的重要性。”陆长安总结道。他建议企业经营者开发国际市场时,在目标市场地区注意商标注册,提前做好保护知识产权的准备工作。“虽然注册费用不菲,但保护了公司的品牌和权益。企业经营者除了集中精力做好产品,搞好硬实力外,还要注重知识产权软实力的建设,加大相关投入,避免因‘小’失‘大’。,
二是体系不完善,制度不健全。虽然不少企业已经意识到了知识产权建设的重要性,但由于印机行业“品种多”、“规模小”的整体特点导致了其实施知识产权管理的局限性。“前些日子我带队去四川验收一家从事机械制造的企业,它的知识产权管理做得非常好,有一套非常细致而完善的管理制度,涉及专利的申报、奖励、使用、管理和保护等各个层面。”陆长安直言,此行令他大开眼界,也让他意识到,“知识产权建设光有重视是不够的,必须要建立完备的管理流程和管理制度,方能事半功倍”。
知识产权其实是一种武器,它不仅可以制造技术壁垒,在运用得当的情况下,更可以重创竞争对手。行业内外都曾出现过运用知识产权规则击败竞争对手的事例,他们的共同之处在于,明知道对手侵权了却不闻不问,暗地里搜集证据,不断取证,等对手长大了,“养肥”了,再一纸诉讼,一击致命,获得原本属于对手的高额回报。无数的经验和教训告诉我们,知识产权建设关乎企业生存与发展大计。
长期战略百年大计
“企业经营者应把知识产权建设作为一项长期发展战略来加以重视”,而要执行这项长期战略,陆长安认为,企业至少有三方面的工作需要展开。一是要有政策,包括资金支持,二是要有规划,设定任务指标,三是要有专职的机构和人员进行管理。“衡量一个企业知识产权建设状况的关键性指标是新产品产值率。”新产品产值率越高,说明企业的知识产权越多,生命力也愈发旺盛。
“十二五”规划的出台加速了印机行业“转型”“升级”的进程。陆长安指出,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企业应该尽快补上知识产权这门课,切忌急功近利。“你可能现在走得慢一点,但今后的发展会非常迅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