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闵大洪:中国报业数字化的成就与前瞻

更新日期:2008-12-01

新的技术不断开辟新的业务市场和新的经营市场。各报社在应用方面也有不少创新,在网站方面,如2005年有的网站推出新形态的网络杂志等;在无线移动方面,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正在迅速发展。但新技术带来的新应用,能否形成足够大的市场规模,并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收益,这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需要在经营模式上进行不断摸索。

  一、中国报业数字化的成就

  中国报业的数字化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一)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计算机时代。在这一阶段报社采用计算机编辑激光照排系统,印刷环节淘汰铅活字,编辑记者逐步以计算机为工具,取代了手中的笔。

  (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开始进入计算机信息网络时代。在一这阶段,报社各部门组成计算机信息网络,综合新闻业务网(NISN,News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的建立和运作成为报社的数字化平台,并且与外部的信息网络及互联网连接在一起,内容产品生产、传输的数字化达到更高的程度。

  20年来中国报业在数字化进程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以下六个方面:

  (一)报纸印前(编排)环节数字化,即实现了新闻采编系统的一体化工作流程。

  (二)在印刷环节,不少报业集团建立了数字化、自动化程度极高的印务中心。

  (三)报社尤其是报业集团,从现代企业生产管理的角度,近年来纷纷引进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规划)系统,建立起了一个以集团财务为核心,集财务预算、核算、控制与资金运作一体的企业经营管理系统,有效提升了企业经营的能力。

  (四)报纸以光盘介质为产品形态,打破了纸介质的唯一产品形态。

  (五)报纸媒体网站已在中国网络媒体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于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至2005年底,中国网络用户已达1.11亿。今天,任何人都无法忽视互联网传播的能量与威力。1995年是中国网络媒体元年。1月,《神州学人》杂志率先上网。10月,《中国贸易报》上网,成为中国首家进入互联网的报纸。值得注意的是,中国报业集团的诞生是与中国进入网络媒体时代是同步的。1996年1月1日,《广州日报》网络版(即今天的大洋网)正式开通,而1月15日,我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便获准组建。

  中国报纸媒体在互联网上的发展,从形态上说,经历了两个阶段:从1995年至1999年下半年,是报纸网络版(或称电子版)阶段;2000年以后,进入至以新闻为主的综合性网站阶段。报纸网站不断紧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积极探索网络媒体的规律,在新闻和信息内容的数量质量及表现形态、各项服务功能的提供、基础设施和工作平台的改善、内部资源的整合与对外战略合作、自身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完善、经营领域的开拓等诸多方面,不断登上新台阶。

  目前报业集团的媒体结构大体是”N报N刊一网站”。不少报社和报业集团的网站更成为重点新闻网站,如人民网、中国日报网站、中国经济网(经济日报网站)是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一批报业集团的网站成为省、区或计划单列市、省会城市的重点新闻网站。这些网站在占领网上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阵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一些网站在当地已取得与党报、广播电台、电视台同等的地位。

  (六)报纸内容传播与现代通信技术结合。

  至2005年10月,中国手机的拥有量已近3.9亿,几乎是中国互联网用户的4倍。手机

  技术应用的发展,使其不仅是双向语音通话的工具,而且成为个性化的随时随地收发信息的媒体终端。新闻媒体在利用手机方面,一是可以将自己的内容可以通过这一大众化的终端进行传播及销售,二是可以成为媒体与受众间互动的中介(主要体现在广播、电视媒体)。

  报纸内容进入手机终端,目前主要有三种方式:新闻短信、手机报、WAP网站。

  早在2000年6月19日,人民网(当时尚为人民日报网络版)日文版、英文版imode手机网站在日本正式开通,实现了人民日报无线上网,这是国内第一家实现手机上网的网站,而且是使用外文进入国外市场。

  在新闻短信方面,目前有影响有实力的报纸网站均提供这一服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在手机报方面,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网站首先开通,随后不少中央和地方报社也相继开通。在WAP网站方面,人民网于2005年2月”两会”期间,开通无线新闻网站。李长春同志为此作出重要批示:”国家主流媒体要占领网络、手机等新的舆论宣传阵地”。12月16日,人民网、新华网、千龙网更联合创办了”掌上天下”手机网站,成为重点新闻网站在移动通信领域中的旗舰。在利用手机发送新闻方面,一些网站有不少创新之举,如中国日报(ChinaDaily)网站对重大事件、突发事件进行图文连续发送,达到直播的效果。

  利用电信技术与读者、客户互动沟通不少报社采用呼叫中心(Call Center)技术,通过一个特服号码,向读者和客户提供电话、传真、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网站访问等多种手段接入的相应服务。2000年11月14日,天津《今晚报》开通全国第一家报业呼叫中心(特服号:96860)。山东大众日报报业集团的呼叫中心”96626万事通”更是将其功能扩大至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

  二、中国报业数字化的前瞻

  不论是2005年5月在韩国举行的第58届世界报业大会,还是刚刚出版的《中国报业发展报告(2005)》,所发布的数据都显示中国报业近年来始终保持快速发展的态势。但是,在数字化的大环境下,世界和中国报业均已感受到数字化、网络化带来的惊涛拍岸般的冲击。如2005年两个新闻专业的英国学生制作了一个8分钟的短片:《媒体未来的历史》,最后的预言是2014年印刷版的《纽约时报》将收摊,仅为少数执著者与年长者印制简讯。面对2005年中国报业广告的下滑,不少业内人士也发出惊呼。《京华时报》社长吴海民在11月号的《中国报业》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长文《媒体变局:报纸的蛋糕缩小了》。文中写道:”以2005年为”拐点”,传统报纸停下了持续多年的上升脚步,进入一个抛物线般的下滑轨道。”在分析各种原因后,他指出:”深层原因在于,在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冲击下,媒体的生态环境和基本格局已经并正在发生重大变化。网络广告、户外广告、广播广告、楼宇广告、电梯广告、直投广告等媒体方阵迅猛崛起,瓜分、蚕食着报纸的广告份额。新兴媒体目前尚未撼动电视,但对报纸发起了挑战。在新的媒体结构中,报纸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传统的强势地位被从根本上动摇。”  

  尽管不能简单地认为今天全球和尤其是中国的报业市场已经进入冬天,但必须看到,数字化进程会在三个层面给予报业深刻的影响:①数字技术的发展会给报业格局及报业市场带来变化;②数字技术的发展会给报社和报业集团的运作经营带来变化;③数字技术的发展会给报业从业人员的工作方式带来变化。从传受的角度看,数字新媒体对传统报业的长远冲击主要表现在:①网络媒体已不是早期另类媒体的概念,在短短几年内它已跻身与报刊、广播、电视平起平坐的地位,且是最具发展潜力的媒体形态,更重要的是,互联网已成为成熟的产业门类;②年轻受众尤其是未来完全成长在数字媒体环境下的一代,其接受信息的习惯和方式与老一代会完全不同,他们的消费会逐渐主导市场。

  所谓媒体,就是专业人员从事新闻及信息的收集、整理、加工,通过某种传播形态或传播平台将内容产品传播(销售)出去,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机构。说到底,报社最主要的角色是内容生产者和内容提供者。在数字时代,报社的角色则成为”数字内容提供者”(Digital Content Provider,DCP),其内容产品可以通过多种媒介和渠道(如光盘、互联网、广电网、电信网)进行传播及销售,而受众则可以通过多种终端(如计算机、数字电视机、数字收音机、eBook阅读器、PDA、手机等)进行接收和消费。在数字时代,报纸媒体内容生产者的本质并未改变,关键在于报纸自身是否具有川剧中”变脸”的能力,根据传播格局和媒介市场此消彼长的变化,以不同的内容产品形态(当然也包括纸介质印刷形态)产生效益。早些年,报业技术人员有一句常说的话”一次生成,多次使用”。这句话反映了当时要解决的主要矛盾——信息数字化。但是今天和未来高度数字化的时代,主要矛盾将主要是如何针对不同终端不同用户多次生成数字内容产品。

  ”内容为王,渠道为先”。随着传播渠道和终端的多样化,数字内容产业将继续以一路高歌猛进的势头,不断扩大市场,取得良好收益。这就是大趋势。数字技术改变了以往报纸仅提供单一形态信息的特点,使其具有了提供多媒体信息及产品的能力。因此,在数字时代,报社尤其是报业集团需要不断用先进的技术整备自己,从而提高报道时效性、扩大读者覆盖面、开拓新的经营领域、保持和提升自己的传播影响力。在各种传媒激烈的竞争中,包括在国际传媒市场的竞争中,利于不败之地。

  推进数字化进程,有五个方面的工作应该落到实处。①在认识层面,要对数字化工作给予高度重视,尤其是领导核心;②在决策层面,要做到科学化,避免因失误而造成损失;③在管理层面,要形成规范化制度化日常化,不要此一时彼一时;④在操作层面,要重视以新闻数据库为核心的多媒体采编系统的开发和利用,实现内容产品多种平台发布并取得多次增值的效果;⑤在培训层面,要使从业人员掌握数字传媒的知识和技能的水平不断提高。

  新的技术不断开辟新的业务市场和新的经营市场。各报社在应用方面也有不少创新,在网站方面,如2005年有的网站推出新形态的网络杂志等;在无线移动方面,手机报、手机电视等正在迅速发展。但新技术带来的新应用,能否形成足够大的市场规模,并能产生较大的经济收益,这仍然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需要在经营模式上进行不断摸索。(作者:闵大洪/本文是在 “报业集团的创新与发展”论坛(广州,2006年1月12日)上的发言稿 本文刊于《传媒》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