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书刊印刷企业提高经营效益的有效途径

更新日期:2011-12-0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印刷业得到了快速的

发展,主要表现在印刷厂数量的增加、印刷机数量的增长、工艺的先进、印刷效率的提升和产能的大幅度提高等方面。印能的有效增加,为我国新闻出版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力的支持。

但是,在该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一个怪异的现象,国内书刊承印价格越来越低,很多印刷企业根本不能以自身的经营力量进行扩大再生产和进行设备更新换代,很多新建的印企是从别的行业资金转移进入。老的印刷企业,特别是原国有的印刷企业,逐渐在目前的工艺革新、数字化替代及纸介质印刷品减少的过程中,陷入自身发展的泥潭当中,无法自拔。

我们运用当代管理学专家波特的五力模型理论进行分析,便可知该行业目前的困境。从客观环境上分析,由于最近的十余年里,印刷业的准入门槛降低,大量的游资进入,造成印刷企业数量剧增,新进入者把产业利润率推向新低。作为印刷业的供应方,纸张供应及油墨、版材的供应商有绝对的侃价能力,说提价就提价;作为印刷业下游买方的客户具有同样的侃价能力,不能提价,否则难成交;最后是全行业都面对着被数字化电子书替代的问题,纸介质实物书市场份额的总量在下降。这种外部环境的压迫,最终造成印刷企业的利润空间被完全挤兑掉。

当然,印刷行业总体赢利能力的不高,究其行业的主观原因,一方面主要是由于印刷业的本身加工性质决定的。印刷企业没有自己的主要产品,一切依赖客户的订单,没有订单则无法生存。这就为作为买方的客户疯狂压价创造了非常好的谈判条件。另一个方面,印前大量准备环节的行业特点决定了其必须有较大的印量方能赢利。此外,印刷业本身“多环节”的加工特点、工艺,也决定了其赢利水平的高低。如果以利润、利润率高低为标准排列的话,那么,业内丝印凹印比平印要高印刷,特种印刷比一般印刷要高,彩色印刷比黑白印刷要高,零件印刷比书刊印刷要高。

书刊印刷这个项目,从计价收费到实际印刷厂的利润、利润率,无可否认地成为印刷业中最低的印刷项目。如果以工序计算,书刊印刷必须经过的工序要比一般印件要多,因而其成本也比较高,但偏偏收费较低。也许以为书刊总是大印量的缘故吧。孰料到,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跨度,书刊的单品种印量已是大幅度的下降了。在改革开放初期,书刊印刷(教材例外)以三万以上起算,三万本以下为短版,须另加短版费;而现在三万册印数为长版了,大多数图书印数为三干册左右。据中国图书商报的报道,全国图书单品种印量已呈多年下降的态势。

面对书刊印刷的超低价甚至零利润运行,作为书刊印刷企业应如何面对呢?根据笔者多年的观察与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可以有效提高书刊印刷的经营效益。

一、杜绝事故的发生

事故是书刊印刷成本增加的首要原因。书刊印刷在企业的运作过程中,由于本身的页面多等原因,加上书籍本身要求的如过塑、勒口、插页等,以及上UV油甚至啤压等工艺要求,使得书刊在印刷企业内必须经过排版、拼版、晒版、装版、印刷、折页、配帖、胶钉等众多的环节,而这些环节都要确保质量达到相关标准,最后的合成成品才能合格。一旦某一个环节出现差错,将造成返工浪费、报废,人工成本增加、纸张材料增加。事故造成的书刊印刷的直接经济损失,还表现在打乱原有生产计划、占用设备使用率,从而导致整体效益下降的方面。目前书刊企业大部分靠规模获得效益,主要依靠高产量维持薄利,甚至仅仅够支付企业基本的平均成本。每天或每月的印刷计划被事故书返工翻印打乱的话,将造成总印量的下降,从而造成效益下降。同时,一本书的事故损失,将导致好几本书的印刷没有利润可言。那么,要确保书刊印刷过程不发生事故或少发生事故,必须建立质量监控体系。印刷企业比较有效的质量监控办法是要求各环节层层把关,确保本工序不出事故。作为宏观控制,企业应有总质检与总控制;微观上各工序有单环节把关,重点在印前控制和印中控制;如果能建立立体的质量监控体系并付之运作,就能把事故的隐患消除。只有杜绝了事故的发生,书刊印刷企业才有提高经济效益的可能。

二、维持排、拼、印、装的生产平衡

均衡才能使产能最大化,现代的汽车生产线给我们以足够的启发。在汽车生产流水线上,一般来说平均每十秒钟就出一台,你能说生产一台汽车只需要十秒钟吗?如果我们单独安装一台汽车可能要几天的时间,但在流水线上由于各环节效能最大化后,仅用十秒就完成了。印刷行业的管理理念也是一样的,要使一个单独的企业组织经营效率、效益、效能最大化,必须将排、拼、印、装等几大环节,以及辅助工艺等都处于满负荷的平衡的工作状态,这样才能产生最大化的产能。任何前松后紧、或紧或慢、时有时无的生产状态,其产能都不可能理想化与最大化,书刊印刷业尤其是如此。书刊印刷业的批量性、多品种、同质性的加工特点,为书刊印刷企业实现生产平衡带来了便利。同时,我们知道,书刊生产要靠大量的机械去完成,这些机械的采购与拥有,在财务管理上对折旧也有时间和金额上的要求。因此,必须最大限度发挥设备的作用。通过合理安排平衡排、拼、印、装等各工序的生产效能,运用易难结合、长短结合、平台轮转配合等方法,发挥各环节生产能力的最大化,是每个印刷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

三、提高总体的生产效能

生产效能主要是衡量印刷企业的生产状况与生产能力,也可以看到印刷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管理水平,甚至可以体现印刷企业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通常我们所看到和感悟到的很多时候生产效能表现在产值上和产量上,因为这是一个较通用的判断企业生产效能的标准。同时,这作为一个财务管理的简单的办法,也要求企业提高生产效能。因为只有生产效能、产量上去了,产值、回款才有可能高;只有产值、回款高了,成本才能被分摊掉,才有利润可言.否则企业将处于亏损状态。书刊印刷企业要提高产能,一方面要客观公正地分析目前现有设备的最大产能与员工工作效率,以寻求设备利用的最大化。另一个方面是客观准确地统计出目前本企业的业务总量与所拥有设备的产能是否匹配,以调整各环节设备品种、功能、数量为其解决之道。在此前提下,协调好员工与设备的“人机关系”以达到生产效能最大化的目的。越是以靠近平均成本线价格承印的业务,就越要以大印量的产能去弥补利润。总体产能的最大化,是书刊印刷企业提高经济效益最有效、最明了的办法。

四、有计划的依法交税

税赋缴纳是每个组织和公民应尽的义务,但如何根据相关法律的规定合理地交税,则是有待探索的问题。即使是在有高额利润回报的行业,合理交税也是一门学问,对已没有太多利润空间的书刊印刷更应做到有计划依法合理交税。以目前实施的增值税为例,总体上的平进平出,理论上是没有增加税量,但分次或单品种结算时,谁又能保证税量不会增加了呢。书刊印刷企业要做到有计划的合理交税,首先应对本企业全年的生产总值和前几年的平均缴税税率有合理的对比与计划。一方面确认已交税赋的比例,以确定在核定计价业务中应缴税的实际数量。另一个方面对全年应缴税赋总量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对本书刊印刷企业的业务流量进行分析。要摸清掌握本企业业务流动的特点以及周期,适度调节收费的时间与周期。避免高峰期多开票而无进项抵扣,多交税;业务低谷少开票造成进项溢出而浪费等现象。再次利用政策许可免税,充分利用如转制、企业重组及科技项目创新的政策性条件,申请免税或返税。通过加强对每次缴纳税赋的计划与控制,使书刊印刷企业能依法合理地缴税,从而减轻负担增加书刊印刷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建立有效的废物回收制度

绿色环保的理念已深入人心,废品回收产生的收入,已成为书刊印刷企业利润的主要来源。在书刊印刷业,废品主要指成品裁切后的纸碎纸边、旧ps版、报废的事故书、纸板甚至废显影液、木箱纸箱等等。由于在对外的正常计价报价上已无利润的空间,很多书刊印刷企业把营利的重点放在能有多少边角废料的买卖上了,这在通过竞标揽生意的时候尤为常见。对书刊印刷来讲,一个印张印三千,用纸为三令,其废纸边为30-50克,该书如果是十个印张,那么这印件的基本用纸量就是三十令了,其废纸边为300-500克了。由于纸张、材料的吞吐量较大,上述废品的量也随之增大,回收款也增大,这也是书刊印刷的一个特点。上述各种废料的回收不但对环境的保护、资源的再生产生积极性作用,同时对书刊印刷企业提高自身的竞争力、树立环保经营形象也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我们在经营过程中,建立健全各种废旧品的回收制度,给企业的后工序创利提供完善的制度。

六、合理采购纸张材料

纸张是书刊印刷的主要耗材和主要的原材料。在一般情况下,书刊的印刷报价,大约80%为纸张成本,而且随着印数的变化,其在印费中占有比例越来越高。降低书刊印刷成本,提高书刊印刷企业利润,纸张成本的控制首当其冲。由于书刊印刷企业自身并不能产纸造纸,因此合理采购纸张,从源头上采取措施控制成本就成为其必然。要以合理的价格采购纸张,首先要对本企业全年用纸心中有数,有基本的采购基数,为谈判奠定基础;其次要对服务对象的书刊用纸的规格、克数、纸质等作统筹兼顾;再次是相对集中供应商供货等。经济社会以合同作为相互制约的要素,通过预测总体成交批量把双方的计划、条件、价格、送货时间、地点等以书面的形式确定,对己方和供方均有好处,从而使利润最大化。合理、优惠、优质地采购纸张材料,成为书刊印刷企业提高经营效益的主要渠道。

七、获取边际收益

管理经济学的理论告诉我们,所谓边际收益是指最后增加一个单位商品的销售所引起的总收益增加。在书刊印刷企业林立,竞争激烈的印刷市场中,边际收益理论有其独特的作用与意义。在现实生活中,很多的书刊印刷企业承担着房租、水电、设备折旧、工资、贷款利息等等的经营成本,并整日为其劳碌。加上收费低廉及利润微薄,一年到头基本没有多少利润可言,而且企业的平均成本居高不下。一旦参与投标竞价,所报价格基本没有竞争优势,使企业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少。运用边际收益理论,改变我们原来的观念与思路,灵活承接“边际印件”,获取边际收益。对此,我们要做到一方面我们要对企业年度的业务总量、成本总量有科学的计算与预测;另一个方面要对企业运营过程中实现计划、进度心中有数;再一方面随时通过企业的数据监控管理分析掌握企业平均成本、平均收益的情况,对市场中出现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边际成本低于平均成本的现象或机会时,运用边际收益的理论及时捕捉商机,增加经营效益。

八、建立数据监控制度

数据分析与数据监控是企业不可忽视的重要管理手段。很多的书刊印刷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忽视对企业数据的分析与数据监控,从而造成企业管理制度的缺失。书刊印刷的极度微利行为,使得书刊印刷的施工过程必须谨小慎微处处节约,容不得浪费现象的出现。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应该对生产效率比如每台机的产量、每个工人的产量进行分析;对用纸量进行跟踪;对生产消耗比例进行分析;对人均生产总值、人均创利等等进行数据对比分析。这些都应以每月每季、半年、一年进行汇总分析、对比。对书刊印刷企业的数据监控与跟踪,还应有一个持续的过程,不能半途而废,这样才能对本企业有全面、科学地了解和掌握,才能对书刊印刷企业发生的状况做出科学的及时的决策;同时,细致的数据管理行为和制度,也增强书刊印刷企业对外的竞争力。书刊印刷企业建立数据监控制度,对本企业从整体上改善管理方式、提高管理效益提供有力的支持,从而为经济效益的提高提供有力的支持。

综上所述,书刊印刷企业正在经历一个非常微薄利润的时代,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如何使书刊印刷企业在竞争中通过自身经营潜力的挖掘进而实现自身的良性循环,是摆在每位书刊印刷管理者面前的必答题。同时,管理无止境,把现代管理的原理与传统古老的书刊印刷业经营相结合,切合实际实事求是地解决书刊印刷业的营利难点问题,是每一位书刊印刷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在书刊印刷如此薄利的今天,相信广大书刊印刷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们,通过自身的努力,能够再创书刊印刷业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