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印刷行业知识产权保护存在的问题
当今生活中,我们身边时常会有各类侵权、盗版等案件发生,在印刷行业也是如此。但相对于其他行业,印刷行业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由于缺少有效的保护手段,部分印企缺乏专利保护意识,对受害企业或个人进行的合理有效法律保护就比较困难。
诉讼周期比较长,仲裁机构取证困难,印刷行业的仲裁专家少,这三个主要因素导致印刷业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在审理、裁决时都一拖再拖。有的小型企业由于缺乏经济能力来维持诉讼过程的开支,最终使侵权案件不了了之,甚至部分没有经济能力的企业就直接放弃了起诉。而仲裁机构在处理印刷行业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时也存在很多困难,主要是因为印刷行业的专利所包括的跨行业性、边缘性技术比较多,而专门从事这方面的专利基础的工作人员比较少,这些都直接导致了很多印企在专利技术流失后不能在第一时间得到法律上的援助。
有的中小型印企在被侵权后,存在思想误区,认为起诉后会引发很多麻烦。其实,问题的核心是中小型企业被侵权后没有应对措施。对此,我的办法就是先让大家知道“哪个是李逵,哪个是李鬼”。特别是对于技术性的专利,没有制造成本,例如软件、工艺性等方面的技术,宣传中只推其效果,实现哪些需求,在行业的小范围内得到认可后再申请专利,这也是一种变相的自我保护。虽然申请专利就意味着核心技术有泄露的可能性,但因为多数印刷业专利产品的可效仿性很强,不能像可口可乐独家配方那样具有难破解性,采取申请专利,通过司法维权更能有效保护自己的权益。
我希望部分印企走出知识产权的误区,注重企业长远发展的利益,避免恶性循环、不良竞争。按我国印刷企业规模来看,大型企业比较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在对印刷工艺的发明、印刷设备的改造、印刷产品的包装设计过程中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物力,所以他们比较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相对来说,中小型印企对知识产权的重要性重视不够,企业的创造能力比较低,而模仿能力比较强,企业之间存在着抄袭各类新技术成果的恶性竞争情况。这既不利于维护权利企业合法的利益,也会为侵权企业带来法律制裁。
我认为,我国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主要停留在发明层面的重视,强调原创性,强调发明,但在我国的法律范畴内,对侵权后的保护手段真正切实有效起作用的不多。实际上,保护措施要从源头抓紧,不应只是单纯地后备式管理。不过,我相信有关部门会逐步完善知识产权的保护政策,在发生侵权后的处理工作上会借鉴部分国际案例,以便更好地保护专利企业或个人。(中国新闻出版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