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访问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主任万晓霞教授

更新日期:2004-11-16

   万晓霞教授十一月15号拜访香港印艺学会,由名誉主席吴竞辉、李春霖、第二副主席马桂鸿、义务秘书:区绍基、执行委员招德财、冯小芸、林和安、李育才、杨伟文热情招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是由原武汉大学新闻学院与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印刷工程学院联合组建而成的,下设新闻学、广播电视、广告学、印刷传播、包装设计和网络传播六个系,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于2004年4月从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划出。
香港印艺学会与印刷与包装系关系密切,早在1996年与前身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印刷工程学院合办印刷函授课程。
  此次系主任万晓霞教授到访,主要落实与香港专业教育学院签订交换学生和交换教师协议,每年交换20-50名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交流,还将招收香港学生作为该系插生。
   本站创办过程中得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印刷工程学院大力支持。
本站记者小星星为了解此现状访问博士生导师万晓霞教授。

星:从新闻与传播学院划出后,印刷与包装系现状如何?
万:我系现有在岗教职工40人,其中教授5人,兼职教授4人,副教授5人,讲师13人、助教7人。其中有2位兼职教授将长期担任系、研究生教学工作和科学研究。究工作,另2位来自美国的兼职教授将每年到我系授课1个月。我系目前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约500名,硕士研究生100名。设有印刷工程、电子出版、包装工程等三个专业研究室;以及图像传播工程与技术研究中心、媒体设计研究中心等四个专业实验室和研究机构。在国家“211工程”专项资金的资助下,我系购进了全套德国海德堡全数字化印刷工作流程等近千万元的实验实习设备。已同美国罗切斯特工学院、美国加州州立大学、瑞士联邦EMPA研究所、荷兰国际航测与地球科学学院(ITC)等多个著名科研院所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与北大方正、美国爱色丽公司、比利时Esco-Graphic公司、美国当纳丽公司、香港星光集团等多个集团公司签订了长期的教学科研合作协议。自我系成立以来,已经得到了业界的广泛关注,如Esco-Graphic公司向我系赠送了50万欧元的世界顶级包装设计软件;X-Rite公司赠送了50万元的仪器设备并且了相应的研究基金;乐凯集团、深日油墨等公司等赠送了一批实验实习材料;一些著名企业还在我系设立了奖学金。总之,目前全系正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全国同类专业的关注下,在相关业界的帮助下,齐心协力,干劲十足,在新的起点,面向世界,走向未来,努力实现本学科的跨越式发展。
星:贵系的师资队伍、人才培养与引进情况是怎样的?
万:一流大学必须以一流的师资为后盾,一流的师资是培养一流人才的前提条件。目前,印刷工程专业在我国呈现出飞速发展的态势,已有29所大学设立了这一本科专业,50多所大学开设了包装工程本科专业。我系属于最早开设这两个专业的院校之一,武汉大学又有一套良好的引进和使用人才机制,师资力量相对其他同类院校实力雄厚。
目前,我们采用了培养、引进、共享三结合的方式来建设我们的师资队伍。
首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对现有的教师,加大投资力度,加强教师的在职培训,系内定期举办教学和科研研讨会。自我系成立以来,已经资助派出教师10余人次参加了各种国内、国际研讨会。除此之外,我们与相关企业合作,设立了一定的研究基金,资助青年教师参加科学研究,更新教师的知识,提高教师的教学科研水平。
在学校相关政策的支持下,我系积极引进与本学科相关的高层次人才。努力引进“大师级”学科带头人和有真才实学的跨学科学术骨干,引进相关方向的博士以及高水平人才。
本着人才资源共享的理念,我系积极聘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我系兼职、任教、讲学和科学研究。目前,已有2名留学回国人员来我系任教,2位本专业著名教授及本专业国家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含一个博导)来我系任教,并带来了研究课题;有2位美国终身教授受聘我系,每年将定期来我系为本科生和研究生授课。此外,一些跨国企业集团、业界的精英、领袖人物、技术总监也被应聘为我系研究生指导导师。
当然,我系的师资队伍建设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具体表现为:人才有一定的缺失;本专业跨学科的特征越来越明显,社会对人才需求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面临着适应这种挑战的压力。总之,我系的师资队伍建设任重而道远。我们要努力搭建好一个学科建设和发展的平台,以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我系任教。
星:对于学生培养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万:对于学生,我系将把“培养适应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强能力的,特别是具有创造、创新、创业精神和能力的复合型、具有国际视野的专门人才”作为人才培养目标。让学生能够迅速参与国际性就业竞争是我们的首要目标。为此,必须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和以课本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调动教与学、教师与学生两方面的积极性,推行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与实践、创造与创新相结合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方法。
我们积极鼓励学生充分利用我校的多学科优势,选修其它学科课程,掌握多学科技术,提高综合素质,适应本学科的跨学科特征。
我系积极推动本科生的三创教育。最近已与香港星光集团签署了每年5万元的“三创教育”奖学金,该举措尤其着重加强实践实习、科学研究、创业训练等培养环节,注重拓展学生的复合知识结构,加强其综合素质以及创造、创新、创业的精神获取、运用和驾驭知识的能力。除了香港星光集团之外,还有美国当纳丽、APP纸业等公司也将为我系设立该项奖学金。
为了适应国际竞争,我们要努力把学生打造成具有国际竞争实力的人才。为此,我系积极探索和港澳台地区以及国际上的合作,并且充分利用本专业其他地区的教学资源。目前,我们聘请了优秀外籍教师任课。我们还和香港专业教育学院签定了交换学生和交换教师协议,香港专业教育学院拥有本专业最全面最先进的教学实验实习设备,我们协议在每年交换20—50名学生,促进学生的学习和交流,我们还将招收香港学生做为我系的插班生。
星:从新闻与传播学院划出后,有哪些困难,贵系是如何克服以及改变这一状况的?
万:分开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发挥“造血功能”,把我们系做实、做大、做强。总的来说,师资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才资源是决定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我系与学校其他的优势学科相比,师资力量相对较薄弱,缺乏大师级的优秀人物;科研基础相对比较薄弱,要在短期内出重大的科研成果,还有艰难的路要走。为了我系的建设发展,学校领导给予了大力支持,我系也将发挥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团结一致,努力拼搏,争度难关。
星:贵系的指导思想与发展方向是什么?
万:印刷工程学科为该学科范围内国家唯一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近年来完成了一批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出版专著50余部,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论文600多篇。无论在办学规模、师资队伍,还是在综合实力上都名列国内同类院系前茅。在新的起点上,我系学科建设发展的总体思路为: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指导思想,以本科教学为基础,逐步重点发展研究生教育,积极发展留学生教育、工程硕士、成教和网络教育,努力探索多层次办学模式,按照“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办学思想,通过学科建设,增强教职工的凝聚力,塑造院系新形象;在新的起点上,抓住机遇,深化改革,培养世界性视野的高新技术人才,全面推进印刷与包装系学科的建设发展。下大力气,在色彩理论与运用、材料研究、数字资产管理等方面争取有大的的突破,多出“研究型”人才。争取尽快实现设立包装工程硕士点以及印刷工程、包装工程博士点。努力争取将“印刷工程”专业名称将更名为“图像传播工程”,招收动画方向的学生,实现与国际接轨。
星:“211工程中心实验室”的建成有何重大意义?
万:对研究型平台的建设有重大意义。先进的设备对人才培养、科研、基础设备建设都有深远的影响,使学生掌握最现代的知识、最前沿的技术和最新型的教育。
星:你对印刷与包装系有何期望?
万:大家团结一致,知难而上,迎接挑战,发扬严谨求实、开拓创新、努力拼搏的精神,把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建设成为本学科亚洲一流的科系。
  
武汉大学印刷与包装系
武汉市珞喻路12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