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美国报业百年豪门望族——纽约时报

更新日期:2003-06-13

至少在所有西方人的眼中,《纽约时报》是一个偶像。无论是它的商业伙伴,还是它的竞争对手;无论是在野的政客,还是执政的领袖;无论你的主张是激进还是保守,人们惊人的一致是对于《纽约时报》的景仰之情。这是一张即使是它的对手和敌人也会对它表示敬意的报纸。

  美国著名新闻学者约翰·麦礼尔在《世界报纸精华》一书中是这样评价《纽约时报》的:“论编排,它不象《真理报》那样精益求精;论文辞,它不及《泰晤士报》那样自然优美;论报道,它不如《费加罗报》那么丰富详尽;论风格,它不似瑞士《新苏黎世报》或德国《法兰克福汇报》那样严肃庄重。但是,《纽约时报》在兼具这些优点方面,远远超过世上任何一家报纸。”换言之,《纽约时报》是“全能冠军”。

《纽约时报》私营公共机构

  1896年,奥克斯(Adloph S.Ochs)战战兢兢来到JP·摩根面前,渴望金融巨子借他5万美元收购《纽约时报》(The New York Times)。这个外省的穷小子,希望办成一张独立报纸,“完全无私无畏、专注公共福利、摒弃个人野心、摆脱政党偏见”,以便在纽约与普利策、赫斯特一争短长。印刷工出身的外省人成功了,《纽约时报》在奥克斯家族的掌控下目睹了几乎所有报业对手的消亡。

  《美国新闻史》激情地记录下了奥克斯中兴《纽约时报》的功绩:“他挑选的男男女女使得时报成为了一个社会的公共机构。他将时报了推上了美国居于领导地位的报纸的轨道。” 如今人们将《纽约时报》称为是“一大团本着良心、带着权威、臃肿不堪、令人琢磨不到头脑的加拿大纸浆”。它作为一家全球报纸的经典和一家公共机构而存在,获得了超过JP·摩根家族的声望和尊敬。

家族产业私器公用

  报业研究专家尼古拉斯·苛瑞奇在《纸老虎》(Paper Tiger)一书中将全球报业主分为六个类型:报业贵族、机会主义者、政治操纵家、利润主导派、炫耀家和隐士型。与金庸谋求政治利益办报纸以及纽豪斯的“利润主导派”的无耻做法不同,《纽约时报》是一个家族报纸,属于尊贵的报业贵族系列。有人说能够保持报纸的名字80年不变的报纸王朝,远东一个都没有,美国也只有《纽约时报》的苏兹贝格家族、《华盛顿邮报》的格雷厄姆家族和《洛杉矶时报》的钱德勒家族。

  苏兹伯格家族说:“1896年的纽约有17家英文日报,而今天只剩两家半了。我们从17家日报中实力最弱的一家,最终发展成了世界首屈一指的日报。”《纽约时报》的拐弯抹角、文明有礼、见闻广博、对变革的支持是苏兹贝格家族的真实写照。苏兹贝格家族是少数的将新闻品质放在利润之上的发行人,他们不顾股票专家和市场分析人士的喧扰不休,继承了先辈对报纸价值和权威的尊重。在美国纽约第43街时报总部还有这样的铜牌:“阿道夫·奥克斯设立了精确和负责的准绳,使《纽约时报》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报纸之一。”

  1851年9月18日 ,雷蒙德(Henry Raymond)创办的《纽约每日时报》(New York Daily Times)第一期问世。办报是雷蒙德的夙愿,也是与前老板《纽约论坛报》发行人格里利的一次赌气……格里利曾经将他无辜解聘,雷蒙德暗暗发誓要打败原来的东家。雷蒙德志存高远,他从里到外都在学习远在伦敦的《泰晤士报》,当时的《泰晤士报》被誉为社会正义力量的源泉:新闻不带煽动性观点、避免党派之争、报道语气谦虚有礼、内容深入彻底。1872年,格里利竞选总统未遂后死去,而光芒万丈、受人尊敬的雷蒙德新时代刚刚开始。

  雷蒙德去世后,《纽约时报》开始走下坡路。到1896年,欠下30万美元的债务,发行量跌至9000份。此刻,一个远在田纳西州的年轻人嗅到了机会,奥克斯战战兢兢来到JP·摩根面前,渴望金融巨子借他5万美元收购《纽约时报》。《美国新闻史》激情地记录下了奥克斯中兴《纽约时报》的功绩:“《纽约时报》的历史就是一个男人的历史。”奥克斯是一位有犹太血统的严肃、典雅而又正派的年轻人,他要出版的报纸是给优秀分子看的,报纸不能弄脏了早餐的餐巾。他愿意刊登金融交易、市场采访以及政府的公告,尤其是一些长而沉闷的新闻,《纽约时报》一概欢迎。

  奥克斯是奥克斯—苏兹贝格家族的当然族长,它与现存体制至亲至善。他不喜欢红旗加鲜血的报道,他说:“报纸应当成为纯粹的新闻工具,而不是流言蜚语的学校。”他和时报编辑、记者都是现存体制的维护者,而不是破坏者。

  奥克斯在100年前就提出了自己的媒介隽语:刊印一切适于刊印的新闻(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 )。 他的这种维护新闻品质的精神,如今甚至被记者改称为“所有值得印行的钞票”——因为不合于当时新闻理念的独特定位已经成为一种成功的商业策略。

  “All the News Thats Fit to Print ”天天登在《纽约时报》的报头上,为这份世界大报张扬自己的荣耀。这一信条和新闻铁律后来在新闻与广告两个层面上各有发展与延续:在广告上,时报坚持自己的原则,保持与维护广告高尚的格调与品位,坚决不刊登欺骗、虚伪和令人误解的文字与图片,不刊登人身攻击的广告,不刊登有任何种族、宗教、性别、年龄、婚姻歧视的广告。

  但对于事实真相,时报则以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所赋予的新闻自由和美国公众的知情权为理由,力争公开发表所有一切新闻事实。如《纽约时报》诉沙利文一案,最高法院就指出,《纽约时报》就公共问题进行“不受禁止的,直言不讳的并完全公开的辩论,勿需核实任何真相。”

高品质的新闻理想

  在美国的精英媒介中,《纽约时报》具有神话般的声望,号称是“政治精英的内部刊物”,国务院、国会、各国大使馆和社会团体都依赖它来建立普遍性的参考框架。它被西方人誉为是“权力机构的圣经”和“档案记录报”(newspaper of record)。以致有人说,时报没有报道的新闻不算新闻。

  《纽约时报》是全球第一家报道1912年英国客轮“泰坦尼克”号遇难事件的媒体;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它又以全文刊载《凡尔赛条约》而名动天下;1945年它详尽报道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掷原子弹的奇特经过……在普利策新闻奖的获得中,《纽约时报》总是遥遥领先;在报纸篇幅巨大上,它又有“货色齐全的新闻超级市场”之称。

  在报业竞争激烈的美国,《纽约时报》以其高质量、庄重、严肃的报业“点金术”而闻名,并且成为了不折不扣地一个报业“印钞机”——目前《纽约时报》所在纽约时报公司在美国报团中忝列前十位。

  报业研究者艾德蒙·戴蒙(Edwin Daimond)说:《纽约时报》的报格是无法取代的。“只要人类的头脑还在吸取知识,《纽约时报》就有存在的必要。”在《世界大报:50家报纸轮廓》一书中,有人称如果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时报的特点,那就是齐备(thoroughness),《纽约时报》是这一领域的独一无二者。

  多数报业研究者都认为,时报能在历次商业、政治冲击下,保持媒体品格,除了西方的政治制度允许之外,更重要的是百年时报一直掌控在家族手里,是一份保守的家族产业。只有《纽约时报》这样的百年家业,在利益如此繁杂的现代美国社会,才能做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

  时报公司虽于1969年开始成为股份有限公司,仍受奥克斯家族控制。《信任:纽约时报背后的权威家族秘史》一书记述了一个于19世纪中叶自德国移民至美国的犹太钻石商人后代如何创办时报,把它改造成为世界第一权威大报的故事。

  到了女婿老苏兹贝格(Arthur Hays Sulzberger)接手《时报》,这张报纸已成为在美国起政治作用的第一大报,为了避免被人谑称为“犹太报纸”,具有天生的自卑感的奥克斯继承人保守经营,低调处世。因为犹太味太重,时报甚至禁止名记者用他们的全名。报业大王赫斯特曾经在他的黄色报纸上发表社论攻击《纽约时报》的背景,说时报是受华尔街犹太银行家控制。这篇社论由赫斯特亲自签名,最卑鄙的是他行施人身攻击的用语,把奥克斯骂为“矮小油滑的商贾,弯着身腰巴结奉承”,听从犹太银行家指示,影响报纸编辑方针。至今美国右翼保守分子对犹太人的批评还是不脱所谓“美国金融界与传媒界都受犹太人操纵”的极端言论。

  《纽约时报》作为美国报业老大,是有惰性的。20世纪初,奥克斯曾有机会对一家新开办的公司进行投资。但他的决定还是放弃,因为该公司所经营的业务与《纽约时报》主业的旨趣相去甚远。那家公司的名字是可口可乐。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电视行业蓬勃发展,美国政府指名由在业内建立了卓越声誉的《纽约时报》在纽约开办一家电视台。时报的管理层觉得这不是自己的主业,谢绝了这个机会。 在时报150年的历史中,这样的事例还有不少。

媒介精英风云荟萃

  《纽约时报》的成功不但体现在创办人及其后人对报业经营的擅长,而且在一批新闻人才对新闻理想的坚持上。台湾人李子坚在其作品《纽约时报的风格》中一方面介绍了这份家族大报发生的百年大事,另一方面则描写了见证或参与这些事件的人,是它们构成了时报的发展史和基本精神。

  传媒研究人士将Anchor一词用在报业上来称呼发行人、总编辑等“导演”级别的人物。在《纽约时报》150多年的历史上,核心人物有一大串:奥克斯、赖斯顿、罗森塔尔(Abe Rosenthal)……这些出类拔萃之辈集结在时报旁边,确保时报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从而成为道德精神、保守主义、新闻公正、资料丰富的大报。

  《纽约时报》的专栏作家中则当推赖斯顿为首。此人被认为是时报的一大功臣。他逝世之日,时报在头版撰文,称之为“一位举足无双的报人”和“美国新闻界的巨人”。他开创了时报的社论版对页。在1971年9月26日开始推出的社论版对页上,每天收录有攻击之语,对五角大楼,对中央情报局,对白宫,对国务院,对国会,对最高法院,对法律制度,对天主教和其他宗教,对大学,对教育制度,对社会和种族关系,对企业界,对婚姻,对两性关系,对艺术等。他更大的贡献是以太阳一般的吸引力吸引了全国最优秀的传媒人才围绕在他和时报的周围。

  时报的前总编辑罗森塔尔在执掌时报的十几年中,确立了多项时报的法则:如新闻与评论决然分开的理念。如对一个问题的两面的同时报道与披露的原则。他还领导时报成功进行了改版与扩版,这种版式在今天已经成为美国公认的版面体系:A组,新闻;B组, 都市;C组轮流为体育、科学、生活、家庭、周末;D组,商情。

  事实上,《纽约时报》是全国新闻人才最密集的地方。新闻界将之称为是“涟漪效应”。罗森塔尔和赖斯顿等人影响了新闻界的上层,而新闻界上层的这些人又将影响渐次扩大到更多的传播对象。所以,在整个美国新闻史上,这么多的著名记者、新闻从业人员都与时报有过“亲密”关系:最著名的编辑主任范安达、专栏作家克罗克、记者霍姆·比加特、记者尼尔·希思、总编辑卡特利奇……在这些优秀人才的合力之下,从中国洪秀全打出“太平天国”旗号的那一年起,《纽约时报》以它150年来历史上独有的风格左右着世界舆论,终于成为一家举足轻重的世界大报。

  报纸的本质是对社区共同体承担诚实而全面的新闻报道,并且无所畏惧地在社论中阐述观点,以维护人类自由和社会进步为基本原则。坚持不懈地履行这些原则才能博取公众的信任和同行的尊敬。《纽约时报》的成功证明上述道理。

新时代 新未来

  现任纽约时报公司主席、纽约时报出版人小阿瑟·苏兹伯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Jr)在达拉斯面对数百位来自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美国大亨发表演说,他充满激情地表示:“我们无法预知未来,但可以创造未来。”小苏兹伯格的结论是:“只有那些可以持续为人们提供知识的公司,才是21世纪媒体行业的真正赢家。”

  小苏兹伯格1974年大学毕业,获政治学学士学位。1985年,他又在哈佛商学院管理系获得文凭。毕业后,先在一家小报当了两年记者。1976年,他考入美联社,在伦敦任常驻记者。1978年,小苏兹伯格加入《纽约时报》,老父亲让他从基层开始锻炼,派他到华盛顿当常驻记者。1981年,他成为《纽约时报》都市新闻部记者。以后,他又从事广告营销,并出任部门经理。他还在出版和计划部门任职。1987年被任命为助理发行人,与该报的最高管理层一道制定预算和进行长期规划。1988年,他成为副发行人,负责新闻部和经理部。经过14年的摸爬滚打后,小苏兹伯格终于在1992年出任《纽约时报》发行人,1997年又升任董事长。

  作为苏兹伯格家族的继承人,他对于整个家族负责。小苏兹伯格平静地告诉人们:“如果你是一个已有150年历史的公司主席的话,你的眼光可能会比较长远。”

  尽管小苏兹贝格相信市场调研和股票分析家的结果胜过于任下主编的直觉,但他还没有迹象要将《纽约时报》折腾成《今日美国》。在传统的价值取向上,他是以恪保“时报风格”为底线,他甚至设想将来的《纽约时报》是三份报纸:一份是纽约以及市郊的都市报,一份是东海岸的区域报,一份是全国版的《纽约时报》,以便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

  可能是年轻气盛,小阿瑟果然出手不凡,他说:“当我们日子不好过的时候,这是我们再投资的时候,我们一定要提升我们的新闻品质,我坚信这种投资必能有所收获。” 他果断决定对体育新闻、大都会新闻进行扩版,增加时尚版,对时报杂志进行改版并且加大投资。1993年,时报投资11亿美元,收购《波士顿环球报》。时报在小阿瑟的领导下,迅速恢复了失地,并且创造出赢利与发行的新记录。2000年,时报决定,他们将于2005年建成一幢52层的时报大厦。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份全球历史最悠久的报纸,将不断地创造着报业的新历史。

  附录:百年发行人

  第一代:阿道夫·奥克斯(Adloph S.Ochs,1895—1935)

  第二代:阿瑟·海斯·苏兹贝格(Arthur Hays Sulzberger,1935—1961)

  第三代:奥维尔·德雷福斯(Orvil E.Dryfoos,1961—1963)

  第四代:阿瑟·奥克斯·苏兹贝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1963—1992)

  第五代:小阿瑟·奥克斯·苏兹伯格(Arthur Ochs Sulzberger,Jr,1992—)(新传播资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