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印设备制造业如何面对入世
入世是国内快印行业同国际快印行业接轨,获得大发展的机遇,入世将给予国内厂商强有力的刺激,由此产生强大的动力,只要抓住机遇,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就能一举赶上世界先进水平。当然,我们首先要面对困难和挫折。入世后,我们将“与狼共舞”,在自己真正变成一只“虎”之前,很难保证不成为弱肉强食的牺牲品。但没有这个机遇,国内行业水平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还将继续加大,最终将逐渐成为“煮死的青蛙”。
快印设备制造业的发展现状
一般认为快印业属印刷行业,而更确切的分类应属信息产业,最近几年随着知识经济对快印业的促进,体现得尤为突出。笔者随国内同行参观了Drupa2000、芝加哥P r in t01,感受到国际快印技术一日千里的发展速度。从Drupa95到Drupa2000技术的发展五年几乎是原来的五十年!而从Drupa2000到芝加哥Print01短短一年多的时间,新技术应用的成熟速度足以让那些对传统印刷技术持乐观估计的人士反思。数字印刷技术和设备很可能首先在快印领域革命性地取代传统胶印技术,也是制造商竞争的主要焦点;针对各种印刷业务“量身定制”的流程化成套设备正是快印设备的必然方向;传统小胶印机正在融合CTP技术,努力改变被取代的趋势;随着印刷全过程数字化以及网络技术的不断完善,“快印”将是从时间到距离的全方位体现。参观了Print01 Indigo展台,不会再怀疑数字印刷的印品质量;观看了Xeirox BookFactory的表演,你会认为这就是快印设备发展的按需印刷;Heidel-berg DI46的全新改进和Ryobi 3404DI的独到结构和性能似乎给小胶印机的发展找到了出路。
在国内,小胶印机是通常意义上主要的快印设备,而国外快印设备已经远远超出了小胶印机的范围和技术水平。目前,发达国家小胶印机已完成多色机淘汰低档单色机的过程,所剩无几的生产商凭借强大的实力取得了市场的认可并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垄断地位。国内小胶印机行业应该说是一个产品更新换代非常快的行业,主要的几家制造商每年都在产品功能、质量、系列化等方面不断翻新,不断进步,一年的停滞足以造成永久的落后。尽管这样,仍然不能缩小与国际同行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越来越大。国内快印业是从原来的轻印刷概念中演变过来的,起步晚,基础差,轻印刷的核心设备是小胶印机,由于缺乏行业技术和人才的厚积,没有相应的成形理论,产品的开发和改进基本维持在国外十年前中低档单色机的水平。目前全国共有40多家工厂生产小胶印机,其中只有三至五家具备技术和生产能力,其余都是无技术水平、无关键加工设备、无生产能力、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的小厂。由于市场不规范,而需求一直在增长,造成低水平恶性竞争,总量加在一起不足三亿元人民币,远远不及国际上仅剩的几家公司中的任何一家,急需在规范竞争中大规模淘汰、整合。
入世后企业的对策
首先,应该把入世作为一个同国际接轨,共同发展的好机会。要清醒地认识但不要被不利因素束缚,要更多地看到入世给企业带来的机遇和长远意义,要从全球一体化的高度出发来把握企业的发展,主动迎接挑战,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发展壮大自己的企业。
1、努力提高产品技术水平,确立长远的产品战略。
充分利用协会的主导作用,广泛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寻求技术合作机会,直接借用先进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升产品档次,向国际先进水平靠拢。同时应尽快改善设计开发手段和实验条件,应尽快建立虚拟设计试验手段,缩短开发周期,提高设计质量,灵活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国内快印业企盼着国内厂商拿出像样的东西,提高民族产业整体水平,国内的骨干企业,理应积极开发高档次产品,回报社会。
在产品的发展方向上,应沿纵横两个方向扩展。纵向向着高档次、高技术含量发展;横向应针对典型的印刷业务,沿整个印刷流程融合印前、印刷、印后技术,发展流程化产品,并根据用户要求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
2、迅速提高国产机质量
质量是企业永恒的话题,不是入世带来的新问题。但市场规范化后,质量将真正成为企业的生命,同时质量也成为企业综合实力的反映。入世后,可以充分利用配套零配件、加工设备、检测控制仪器等进口税率降低的有利因素,积极进行设备技术改造、提高配套质量档次、完善质量控制体系,迅速提高产品综合质量,这是市场竞争中最重的砝码。
3、巩固国内服务体系的优势
印刷设备是典型的技术服务类型的产品,市场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服务质量。国内厂家占有天时地利之优势,交通、语言便利,零配件价格、人员费用低,容易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应发挥这种优势,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巩固国内市场。
4、建立完善的企业机制
企业经过改制,向规范运作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应继续深化改革,使资产结构更合理化,搭建长久发展的框架,建立有效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巩固法人治理结构。并积极创造条件到资本市场融资,为企业长久健康发展铺垫资金基础。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首先应将企业机制与国际接轨。
5、积极开发国际市场
目前,国内厂家已经向国际市场迈出了可喜的一步,但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争夺人家的小块市场,很难进入主流市场。入世后,人家进来了,你走不出去,如同坐着等死。只有勇敢地走出去,才可能有机会,很难说今天的小市场不是明天的大市场。
入世对国内快印设备制造业的影响
国内快印设备与国际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是巨大的,也可以说大多数厂商和大多数产品不在一个直接的竞争层面上,短期内不会有直接的碰撞。但入世不是简单的税率变化,由于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投资目的较大差异和选择的盲目性,中国的市场是多元化的,既有最先进的尖端设备需求,同时中低档设备的需求量也相当大,这就给国内外各种类型的厂商提供了机会,相信中国这个具有巨大潜力的市场对众多制造商有足够的吸引力。入世对国内厂商来说是喜忧参半,但我认为首先应着眼于入世给企业和整个行业带来的长期利益。
利:
1、可以快速规范无序竞争的市场,淘汰那些机型、产量和质量较低下,靠偷税漏税、盗用技术、舞弊市场等不正当手段获得市场份额而生存的厂家,便于有技术、有能力的骨干厂商集中精力搞产品、搞市场,把企业做大做强,走出国门。
2、增强了技术信息、市场信息的流通,方便了国际间技术交流和合作,为国内厂商融合于国际大行业打开了方便之门。
3、促进了行业内横向的强强联合。快印设备市场正逐渐由孤立产品的市场向印刷方案和流程化产品市场过渡,知识的膨胀使产品的周期大大缩短,学科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技术水平越来越高,迫使技术的横向联合成为企业发展的主要动力,这同时也促进了产品技术标准和开放接口的统一,并逐渐向国际标准靠拢。
4、随着国外配套零配件、耗材进口关税降低,国内设备的配套有了更大的选择余地,便于提高国产设备档次和质量。
弊:
1、为国外公司参与中国市场竞争降低了门槛,虽然国外公司现有的高档次产品短期内对国内产品不会形成毁灭性冲击,但很可能有更多的国外公司针对中国市场推出适销对路的产品,或者直接在中国投资建厂。同时也给那些近几年产品相对落后、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小公司提供了机会,这也是一个潜在的危机。
2、国内主要厂商大都是刚刚从国营企业过渡转制而来,虽然初步解决了资产所有制问题,但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国营企业的种种弊端实质上尚未完全甩掉,需要一段整合、理顺、积累的过程,抵御风险能力非常微弱,有的甚至还没有多余精力考虑入世的对策。对大多数国内厂商来说,入世是一场非常严峻的考验。(摘自中国包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