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书柬:印刷名词的规范化
致两岸三地同仁:
在我写这份意见的时侯,想到阅读者都是老熟人,老朋友,即使写的不切意,也不会怪罪。所以就敝开心扉坦诚地将印刷环境所直面的课题摆到纸面上来讨论。
我一直在想香港、台湾的著名演员和歌唱家来到内地,参加拍电影或举办演唱会,必定听从导演的指挥,说标准的京话,唱京腔,目的只有一个,要求有合格的收视率。
如果一位漂亮的演员说腔观众听不懂,一位歌唱家演唱,听众只听其声而不解其意,就不可能获得理想的市场效益。
那么为什么众多的港台演员和歌唱家千里迢迢乐意到寒冷的北方来献艺和演唱呢。无非是想将自己的演艺博得更多的观众认同,同时满足自己成就的欲求。那怕在香港台湾拍的电影为了扩大收视率,也都京味京腔十足。大社会环境中的演艺界领航人和热心的影迷歌迷都欢迎具有这种心态的献艺者,因而便形成了通畅的文化沟通管道。
话归正题,俗话说科学文化无境界,拿内地的印刷业来说,从业人员三百多万,香港台湾两地相加也有五十余万,但为这个大群体提供知识服务的专业笔耕作者三地相加不过数百人而已。目前的现状,这数百人竟不能像广阔的演艺界那样,采用同一口径的汉语表述来显示各自的学识,这是多么遗憾的事。
中国印协每月要收到香港、台湾寄来的期刊,我经常将香港的杂志分发给相关的技术人员阅读,回馈来的信息竟然是看不懂,究其详说,阻力在于一是繁体字,这个问题只好慢慢来,因为这?的年轻人接受简化字历久,多看看,习惯了就会好些,二是术语表达无法理解,因为还没有一种辞典来解明港台术语的意思。这就需要三地的有识志士共同根据汉语规范化的标准来加以统一,而且是刻不容缓。三是表述格式的不同,导致读起来费神,这点好办,多看就会习惯。
姑且举例说,七十年代早期,某代表团访问香港,回来后写了一篇报导,文中说到柯式印刷。结果人民日报社编辑就打电话给我,姓柯的人发明的这种印刷是一种什么样的技术。经过我解释,还是不甚理解。自那时起至今三十余年间,电话询问,来信询问不下百余次,都不认同把胶版印刷说成柯式印刷。因为查辞典,柯这个字的意思只有姓氏用。不存在技术的含义,既便是将offset音译,标准的音译也不会是柯式印刷,何况将offset音译后与汉词的印刷组配的作法,在汉语环境中是得不到欣赏的。结果导致收读率不佳的局面。
再说,从来自台湾的杂志翻开来看,就发现把数码印刷说成数字印刷,令很多人费解,因为在汉语环境中都知道数字这个词表示的意思是几个人,现在拿它跟印刷组配,内地的印刷同仁无论如何不会直感为数码印刷。比方说,邀请数字专家来讲学,肯定理解为邀请几位专家来讲学,决不会去想邀请的是数码专家。这是语言环境决定的。
像上面所说的例子多得不计其数,造成数以百万计的读者无心费时去阅读。香港、台湾的著名学者好容易花费心思写就的文章,不能获得理想的收读率,岂不可惜!恕我直言不讳地来究其根源,不外乎是两个。一个是知识分子都具有固执已见的性格,总认为长期形成的见解无需更改,另一个是商业环境养成的习惯势力不容乐观。
曾经有人建议要把三地的印刷术语不同称呼编成对照词典供查索之用。要知道这样做的后果是把正确的错误的用一种格式固定下来传代下去,很不合适。我们这一代的热心人倘若无力改变现状,肯定会被下一代有为的年轻人去革新。
上面说了香港台湾的例子,其实内地词不达意或不合理的术语也不少,不但许多印刷媒体上出现,新闻、广播传媒中也不断出现,以后三方碰头商议时,再详谈。
为了改变两岸三地的印刷环境中汉语不规范的现状,恕我提出一个大胆的建言。现在全国有由中国科学院主管的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发行由路甬祥任主编的《科技术语研究》,我衷心希望印刷业的专家学者能拿出点时间看看,同时也将对术语的见解投稿给它,让业外的专家也参与到印刷环境中来评论。该刊的卷首写得好,“没有术语,就没知识”。如是说没有正确的术语,就没有正确的知识。另外,在中国印研所内设有由新闻出版署主管的印刷标准化委员会,发行《印刷标准化》期刊,大家也可以利用这个平台展开议论。
除此之外,很希望两岸三地的热心于术语定名的专家,能够商定在一定的时间、地点集中商讨一次,每次参会的人数宜限在15人以内,费用自理。充分讨论业内术语存在的问题,并将其结果公布。以上如有提得不确之处,请各位同仁包涵。
笔耕老人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