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海是被红海追着跑
在三、四十年前,台湾南北高速公路没有建好之前,每天夜里从云嘉南各地,载送猪只前往台北屠宰场交易的大卡车数以百计,车上司机座旁边猪贩货主,手握一迭十元钞票,当自己司机车子追过一部猪仔车时,就给十元以示奖赏,所以卡车司机拼着命赶,一晚超好几部车,早到车可先进拍卖场价格安定,太晚到如人家不收则亏可大了,而且活体猪,早一小时到因少撒尿和拉撒重量多2%以上,对十多万的货就差两、三千元,换言之,早到的猪贩是先跑进蓝海,晚到注定入红海无利可图,如果没赶上拍卖而走回头车就进「死海」。在那个时代早已是分秒必争,那里像今天几千亿盖好的高铁,买一张票要跑两趟,而且连排队时间算在内,老早可从板桥到高雄往返,因为没有竞争,也没有分秒必争的压力,做起事来十分松散。
当金教授写那一本「蓝海的策略」,我看有些都是倒果为因,拿已有好结果去诠释他的蓝海理论,但他好像没有提到如何好好呆在蓝海里,而海水不会变红,因为每一个登上喜马拉亚山埃佛勒斯峰的人,都只能享受数十分钟的亢奋,不能永远呆在山顶上,而更恐怖的事是从山顶的回程,因为氧气耗尽、体力耗尽,尤其午后山区的暴风雪,过中午12点才登上埃峰的人,能活着回来只有百分之一不到,所以看似欢欣到达顶峰蓝海,却是一片红海在等着。
有人说:成功是最坏的导师,因为成功的自满、自大,忘记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一下子从蓝海被冲进红海而不自知。如果以平印机的冷烫加工,看来可使印刷机产值增加五到十倍,而且产品特殊防伪效果很好,但接下来的是市场在什么地方呢?有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呢?
有没有足够经验,去设计出合于冷烫作业及后继印刷及加工效果?因为冷烫是可以烫得更细致、不用很贵烫金模版、大面积烫金效果佳,但是烫箔必须绕着滚筒圆周跑,一点儿也省不下来,似乎成为很沉重的成本负担,一方面要和原有热烫业者竞争,另外一方面有一群虎视耽耽的同业,视这一块冷烫为蓝海想进来,所以只要情势看好马上有人会追上来,蓝海又要染红。
印刷及相关行业,也是应用科技行业,无法像电子、光电行业以专利的堤防来防止竞争者进入,以构筑自己蓝色内海,加强及更新科技的应用到最有效完美地步,并做好人事及生产管理、财务管理,更重要把好的产品卖到对的地方,以争取获利空间,才能脱出红海,获得短暂蓝海的喘息,但脑筋又要动、眼睛又要找,宛如假日海滩万头钻动,小孩问爸爸大海在那里呀!爸爸用手指远方说:「有没有,人和人之间看出去那蓝蓝的就是蓝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