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李兴才教授获“终身杰出成就奖”

更新日期:2009-07-12

照片左起:台湾文化大学校长李天任,李兴才,中国文化大学董事长张镜湖

2009印刷传播兴业育才筹备委员会于2009年6月20日,于徐州路2号庭园会馆举行『2009印刷传播兴业育才系列活动』餐叙联欢暨致赠李教授兴才印刷传播终身杰出成就奖典礼,由『2009印刷传播兴业育才系列活动』李主任委员天任担任主持人;并邀请到教育部吕次长木琳、中国文化大学张董事长镜湖两位贵宾莅临本次活动。财团法人印刷传播兴才文教基金会与印刷七团体:中国印刷学会、中华印刷科技学会、台北市印刷商业同业公会、台湾省印刷商业同业公会联 合会、财团法人印刷工业技术研究中心、高雄市印刷商业同业公会、台湾区印刷暨机器材料工业同业公会,及印刷系(所)相关院校:中国文化大学信息传播学系、世新大学图文传播暨数字出版学系、台湾艺术大学图文传播艺术学系、台湾师范大学图文传播学系等十二单位共襄盛举,并共同致赠李教授兴才先生印刷传播终身杰出成就金质奖章。

李兴才教授一生致力于教英育才,提携后进;其著作等身,承上启下,声华盖代,对印刷传播界贡献极大。本次系列活动之重点即于典礼中,致赠李教授兴才印刷传播终身杰出成就奖,感念其一生非凡成就,实至名归。

照片左起:台湾教育部政务次长吕木琳、李兴才

李兴才教授获奖致谢词

今天,是我有生以来最感荣耀的一天。因为有全台湾十二个印刷学术团体联合署名,蒙教育部政务次长吕木琳先生亲临,发给我这个「终身杰出成就奖」。三年前,印刷七团体联名,蒙经济部施次长亲临,发给我「印刷产业贡献成就奖」,今天赠奖团体增加五个,还劳驾印刷界的多位大老前辈光临指导,连我义弟太空火星博士吴学超同学也特地从美国赶来,所以更感到特别荣耀。敬谨鞠躬向各位道谢!

我从民国三十一年(1942)进入学校学习印刷专业起,后来又多次进入学校及出国进修印刷,直到今天为止,都是靠印刷生活,已经六十七年了。赠奖给我的十二个团体,都是我的衣食父母。因为我过去的工作,全部与这十二个团体紧密地连在一起。十二个印刷学术团体中的四所大学,还有中正理工学院和测量学校大学部,我都长期任教过,最短的三年,最长的三十四年。四个法人团体,我是基本成员,到现在还是。四个印刷公会,除了高雄市印刷公会成立较晚,接触较少外,其余三个公会,从民国五十三年起,先后在詹金来、叶国楠、黄毓麟、王秋良、王清轩、陈振文几位理事长任内,与各公会密切交往以来,至今都保持着合作的关系。至少,都有我的许多学生,在为这十二个团体继续服务和贡献。

刚才吕次长和张董事长给了我太多的夸奖,还有奖章证书上的十九首七言颂诗,是由基金会委请魏教授尚敬,在萧教授耀辉原作的基础上,加以补充、修改、为我刻意化妆后完成的,原稿列有教育家、出版家、企业家、史学家、印刷专家等的封号,「太超过」了,我要求他们两位删去,幸蒙同意。但现在的内容,还是承受不起,我当作是给我的鞭策和课题,我在有生之年,会努力去实践期望。

就像一位退休多年的员工,还有原来的老东家念及当年工作的辛劳,再回过头来给他发奖鼓励,这份荣耀,对我来说,意义比总统颁发给我勋章还重大。因为亲人长辈的当面夸奖,比政府机关的奖励更为温馨可贵。结婚几十年后的老夫老妻,如果听到老伴诚心说出:「我这一辈子,真的没有选错对像。」各位想想,会有多温馨?我也要说:「我一生从事印刷,真的没有选错行。」

说「杰出成就」,愧不敢当。但以我的背景和经历来说,我确是尽过心力。我生于云南边陲农村,才十岁,父母双亡,初中未毕业,就离家半工半读,没有进过高中、没有进过普通大学(因无经济来源,只能读公费的学校),但我的印刷专业毕业证书、大学毕业证书、进修毕业证书之中,有三张是蒋总统署名颁发的。民国六十二年,教育部颁给我「教授资审合格证书」、在大学教授印刷四十三年、出版著作二十几种、协助文化大学创办印刷系所、创设「中华印刷科技学会」和「兴才文教基金会」、倡论「大印刷史观」和「江源说」、邀大陆十多位学者合著「中华印刷通史」,并亲自审订、出版、发行等,我自问是尽了一番心力,因而大病一场。但若是没有同道师友们的督勉和协助,我是绝不可能成事的。再说,今天发给我的「杰出成就奖」,是第十三个,前面十个是在我担任董事长任内发出,另外两个也是由我代表发出,我今天是跟在后面沾光。说实在,我之所以这么老了还能得奖,是沾了学生的光,没有众多学弟妹们在印刷学术界和企业界服务的杰出成就,我这「过气」的老师,怎能得奖?「父以子贵」、「母以子贵」、「师以生贵」啊!所以,我要感谢各位同学的努力和帮忙为我增光!
刚才吕次长和张董事长的指教中,都提到编著和出版「中华印刷通史」的经过和贡献,我要在此稍作补充报告:

一、我倡论「大印刷史观」,使「印刷史」从「印书史」的桎梏中解放出来,还原印刷史是属于科技工艺技术史的本来面目。印书史仅是印刷史之一部分。印刷可以涵盖印书,印书不能代表所有的印刷。因此,印刷的视野大、印书的视野小;印刷的历史长、印书的历史短。进而言之,印刷史属于科技史、印书史属于文化史,印书史不能越俎代庖印刷史。

二、我倡论「江源说」,使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年代,由一千三百多年前的隋唐时代,推前至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开始,也指出印刷术是长期演进的集体创作,并非某人在某时独力所发明。

三、我坚决建议,终于将中国印刷博物馆的「史前馆」改为「源头馆」,使「印刷博物馆」没有被搞成「印书博物馆」,中华民族因而保住了印刷术发明权的历史地位。

四、「中华印刷通史」是两岸学者合作的结晶,但初版和修订版都首先在台湾发行,是台湾全体印刷同仁对中华文化的集体贡献,我只是做了些龙套串场工作,绝不敢居功。

五、「中华印刷通史」为古今中外所仅有,涵盖的范围广、历史的跨度长、全书图文达一百五十余万言,内容、附录、索引、参考文献详、乃捍卫中华印刷术发明权的第一利器。

六、敬请

各位指教!谢谢各位!祝各位身体健康、事业成功、家庭美满!

李兴才教授
赠书致词

现在不是「新书发表会」,我祇是利用今天这个难得的聚会,把新出版的一本消闲旅游书送请各位指教。

我退休以来,坚持每年出版一本书,只送不卖。因为绝大多数都是好朋友帮忙印制的,包括联合报社、红蓝公司、科乐公司、长城公司、精益公司、世新出版中心、聿成公司、布莱特公司、网赫信息公司、华杰公司等的好朋友。有些书是「印刷传播兴才文教基金会」的,像「中华印刷通史」、「当代中华印刷史文选」、「十年纪要」等,有些是我自己的,因此,每次送给各位的书,不是我一个人单独送,而是与这些公司的好朋友合送的。

今天这本书,就是「华杰印刷公司」用数字印刷、聿成公司装订、人人公司出版。又由「布莱特数码科技公司」加拷光盘以补书本之不足。非常感谢他们与我合送这本书。希望年轻的校友接受光盘,年长的贵宾接受书本。也非常感谢各位能收下我写的这本小书。

我从事印刷教学时起,就发觉印刷人只为他人印书,却不印自己的书,所以我反问:为何不印自己的书?于是便从教授印刷课程的民国四十六年起,开始印自己的书,到今天为止,我编著(含合
著、主编及发行)出版的书刊已有四十六种。预计,往后六年之中,我还有六本书(可能有的祇烧光盘)要送各位,也期待各位多多鞭策和协助,与好朋友一起来完成这个愿望。

李兴才教授的荣誉与职务:

荣誉缘由或任职单位 发生年度 荣誉或职务名称
滇缅铁路腊戍汽车修理厂 1942 技工
军令部第四厅制图处 1944 第四科科员
国防部测量局北平制图分厂 1946 制印组组员兼出纳
参加抗战著有劳绩 1946 国防部颁抗战纪念章
联勤制图厂 1951 制印组组员、审查员
联勤测量学校 1953 教务处计划科科员
联勤测量学校 1954 微积分兼任教师
联勤测量学校 1955 制印课程专任教师
忠诚勤敏勋绩卓著 1957 总统颁忠勤勋章
研制多色晒图法成功 1957 当选国防部克难英雄
服务工作绩效优良 1958 国防部颁四星宝星奖章
教学优良 1959 国防部颁甲种景风奖章
服务工作绩效优良 1960 国防部颁五星宝星奖章
中国文化学院印刷研究中心 1963 研究员兼执行秘书
中国文化学院 1963 地学研究所兼任副教授
台湾艺术专科学校 1964 美术印刷科兼任副教授
中华学术院印刷工业研究所 1965 研究委员兼执行秘书
联勤测量学校 1965 教务处计划科科长
考试院 1965 高普考襄试委员至1984年
教学优良 1966 国防部颁甲种景风一星奖章
测量学校大学部与中正理工学院及海军工程学院合校 1969 合校连络人
中正理工学院 1969 测量工程学系教授
任教资深绩优 1970 国防部参谋总长颁奖状
中国文化学院 1970 印刷学系教授兼主任(至1979年)
台湾区印刷工业同业公会 1970 顾问(迄今)
中国印刷学会 1971 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
教育部 1972 印刷课程修订委员(両届)
徐氏基金会 1972 科技图书编译委员
教育部 1973 颁资审合格教授证书
中华学术院 1974 研士
中国文化学院夜间部 1975 印刷学系主任
台湾省教育厅 1976 中华儿童丛书评审委员
(前后共六届)
台湾省教育厅 1976 国小教科书评审委员(两届)
中华学术院印刷工业研究所 1977 副所长兼执行秘书
教育部 1977 专科学校评鉴委员(共三届)兼印刷组召集人
出席第一届世界印刷大会(新加坡) 1978 代表团代表兼秘书
职训局印刷技术士技能检定规范研订 1979 承办、主持编审(含题库)
中华学术院印刷工业研究所 1979 常务理事兼副所长
经济日报社 1980、1981 经济年鉴撰述委员
中国文化大学 1981 华冈(永久)教授
著述宏丰潜心讲学春风化雨德泽广被 1982 中国文化大学赠感谢状
中国文化大学造纸印刷研究所 1982 印刷组主任
中国文化大学大陆问题研究所 1982 硕士论文考试委员
功在印刷教育 1983 中国文化大学赠奖牌
中华学术院印刷工业研究所 1984 所长(至1989年)
中国文化大学造纸印刷研究所 1984 硕士论文指导教授(至1998年共五十余篇)
中国文化大学 1985 印刷学系主任
考试院 1985 高普考典试委员兼印刷类科题库命题委员召集人
出席第三届世界印刷大会(香港) 1985 代表团代表兼顾问
中国文化大学造纸印刷研究所 1986 所长兼组主任(至1993年)
考试院 1986 公务员甲等特考著作审查及口试委员
服务备极辛劳贡献卓著 1986 中国文化大学赠感谢状
香港印艺学会 1987 名誉顾问迄今
行政院青辅会 1987-1989 青年创业计划审查委员
乐育英才贡献卓著 1989 测量工程学会赠工程奖章
出席第四届世界印刷大会(巴西) 1989 代表团副团长
台北市印刷商业同业公会 1989 顾问
大陆印刷工业探亲访问团 1990 团长
主持印刷技能检定命题作绩效优良 1990 行政院劳委会颁奖牌
秋雨印刷公司 1991 顾问
中国印刷博物馆(北京) 1992 筹备委员会委员
出席芝加哥美中学术年会研讨会 1992 印刷分组主持人
香港星光印刷公司 1992 顾问
当选八十一年度特殊优良教师 1993 教育部颁奖牌奖金
印刷工业技术研究中心 1993 董事(至1999年)
对印刷教育贡献卓著 1993 日本印刷教研会赠表彰状
中华印刷科技学会访日代表团 1994 名誉团长
中国青创协会十大技术楷模选拔 1994 评审委员
中国文化大学申诉评议委员会 1994 评议委员
中技社「印刷工业减废技术手册」 1994 编审委员
财团法人印刷传播兴才文教基金会 1995 当选连任董事长四届十二年
行政院新闻局金鼎奖评审委员会 1995 委员兼印刷组召集人
国立编译馆「测绘学词典」编委会 1995 编审委员
考试院 1995─1996 公务员升级考试典试委员
中央标准局 1996 国家纸业标准起草委员
中央军事院校校友总会 1996 杰出校友
中正理工学院 1996 校友楷模
武汉测绘科技大学 1997 客座教授
中华印刷科技学会理监事会决议 1997 尊为创会理事长
中国印刷博物馆(北京) 1997 监事委员会顾问
中国文化大学 1997 校务会议教授代表
香港「印刷出版名词标准化论坛」 1998 主持人
自中国文化大学退休 1998 获赠感谢状及匾额
1999国际图文传播科技研讨会 1999 获赠金龙奖
中正理工学院 1999 杰出校友
台湾印刷高等教育云南访问团 1999 团长
印刷工业技术研究中心 2000 顾问(迄今)
中国文化大学地学研究所 2000 博士论文口试委员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印刷教育基金会 2001 顾问
出席第七届世界印刷大会(北京) 2001 代表团名誉团长
中国印刷技术协会印刷史研究会 2001 顾问
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研究所 2002 博士论文口试委员
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研究所 2003 博士论文口试委员
中国文化大学董事会 2003 董事(迄今)
中国国民党中央委员会 2003 赠荣誉章及荣誉状
台湾艺术大学 2004 图传艺术系评鉴委员
台湾金印奖执行委员会 2006 评审委员兼评审长
世新大学 2006 图传出版系评鉴委员
台湾金印奖执行委员会 2006 赠印刷产业贡献成就奖
武汉大学「第一届图文传播国际会议」 2006 受邀出席为主讲人
中国印刷博物馆(北京) 2006 监事委员会委员
华冈兴业基金会董事会 2007 董事
台湾区印刷暨机材工业同业公会 2008 赠印刷资深学人奖
台湾师范大学工业教育研究所 2008 博士论文口试委员
岁月银光──香港印艺学会二十五周年纪念册 2008 选为1990印艺之星
2009印刷兴业育才系列活动委员会十二个团体联合署名 2009 赠终身杰出成就奖章
中国文化大学董事会 2009 第六任校长遴选委员

李兴才教授编著和出版发行的书刊简目(单篇文章不计列):

  书刊名称 出版时间 出版处所 担任职务 备注
1 地图学概要 1954 测量学校 作者 授课讲义
2 地图复制学 1957 测量学校 作者 授课讲义
3 制版照相学 1959 测量学校大学部 作者 授课讲义
4 制版印刷学 1962 测量学校大学部 作者  
5 印刷学讯(刊) 1970-1982 文化大学印刷系 发行人 季刊1-48期
6 华冈印刷学报 1970-1986 文化大学印刷系 发行人 年刊2-19期
7 印刷工业概论 1973-2000 文化大学出版部 作者 七次修订再版
8 印刷工业名词辞典 1974 印刷工业研究所 校订发行 李槐三编辑
9 印刷短论集 1975 文化大学出版部 作者  
10 印刷论集 1979-1983 印刷工业研究所 主编 年刊1-5集
11 中英对照印刷文范 1979 文化大学印刷系 主编  
12 印刷技术士技能检定规范(含题库) 1979─1989 劳委会职训局 主持编审 含试题题库
13 鳞零集 1981 巨星出版公司 作者 小品文
14 印刷技术手册 1982-1989 印刷工业研究所 主编 27册,多次再版
15 平版与磨版 1982 印刷工业研究所 作者  
16 平面版制版 1982 印刷工业研究所 作者  
17 彩色打样 1982 印刷工业研究所 作者  
18 印刷学科三千题 1982 印刷工业研究所 编著  
19 平版印刷业原物料损耗水准 1983 台湾省税务局 调查主编  
20 六十随笔 1985 文化大学出版部 作者 1987年再版
21 走马天涯梦半真 1985 文化大学出版部 作者 1987年再版
22 大辞典 1985 三民书局 分科编纂  
23 印刷工业丛说 1988 文化大学出版部 作者发行  
24 旧诗新话 1988 黄剑如 主编发行  
25 地图印刷特论 1989 中正理工学院 作者 李兴纬主编
26 新辞典 1989 三民书局 编纂委员  
27 大陆印刷工业初探 1990 设计家出版公司 策画合著  
28 中华印刷科技学会会讯 1991-1993 中华印刷科技学会 发行人 双月刊
29 中华印刷科技年报 1992-1993 中华印刷科技学会 发行人 年刊
30 CHINESE ASSOCIATION OF GRAPHICS SCIENCE &TECHNOLOGY NEWSLETTER 1993 中华印刷科技学会 发行人 不定期
31 印刷工业减废技术手册 1994 中国技术服务社 编撰委员  
32 浮生七十散记 1995 兴才文教基金会 作者主编发行  
33 印刷业 1996 行政院劳委会职训局 作者 行职业展望
34 中华印刷通史 1998 兴才文教基金会 策画审订发行 正体版
35 华印刷通史 1999 北京印刷工业出版社 审订 简体版
36 蓦然回首 2001 世新大学出版中心 作者发行  
37 经天纬地 2001 测校大学部十九期 出版者 同学合著
38 一得之愚 2002 世新大学出版中心 作者发行  
39 走马天涯 2003 人人出版公司 作者发行  
40 测绘学辞典 2003 鼎文书局 编审委员  
41 十年纪要 2004 兴才文教基金会 总策画发行  
42 中华印刷通史 2005 兴才文教基金会 策画审订发行 修订版
43 当代中华印刷史文选 2006 兴才文教基金会 策画审订发行  
44 我所知道的吴学超 2007 世新大学出版中心 主编  
45 兴才书信传真——恩情、深情、亲情 2007 世新大学出版中心 编著发行  
46 兴才新古诗联 2008 布莱特数码科技公司 编著发行  
47 兴才续走天涯 2009 人人出版公司 作者发行  
48 兴才八五拾穗 2010   编著 编辑中
49 兴才书刊序跋 2011   作者 预订
50 兴才数字像簿 2012    编辑 预订
51 兴才证件辑要 2013   编辑 预订
52 兴才迷你故事 2014   作者 预订
53 兴才九秩念八 2015   编著 预订

李教授兴才先生颂词

2009年3月魏尚敬萧耀辉李育才合撰

云南禄丰农家子,幼失怙恃历艰辛;

辍学初中谋生计,工读发奋抱雄心。

公余补习勤修课,必中题榜列前名;

大学毕业迭深造,择业印刷立志行。

工厂实务畾经验,母校延揽返黉门;

主任所长兼教授,学硕毕业数千人。

专科院系开先河,教材亲编讲义精;

办厂华冈学实技,门生斌武皆精英。

研究刻苦硕果多,特优老师誉士林;

高考普试当委员,跨校讲学传教欣。

硕博论文作指导,公教升等任覆审;

代表教部大专评,技术士检定等身。

培英育才掖后进,八斗学问送福音;

授业传道半世纪,桃李天下名声馨。

书籍出版每年本,高龄九秩势未停;

印刷史观新立论,中华印刷通史擎。

合撰辞典两大部,印刷概论如圣经;

印刷减废手册倡,青创贷款核申请。

年报纪要征信创,技术手册考必吟;

印刷科技组学会,传播印刷设基金。

新诗颖颖晶莹韵,文选津津情意深;

高瞻远瞩谦一得,走马天涯广亲闻。

书信传真人缘广,蓦然回首一路情;

问世著作身高厚,论集丛说利众卿。

社团活动诚参与,三董五顾问谨勤;

四次出席世印会,同业组团率探亲。

两岸三地开研讨,印艺学术奉献丰;

印博馆委应聘任,筹款献策助落成。

国家标准提卓见,促进交流共深耕;

印刷始源溯寻根,发明权利息纷争。

廿七项目亲身做,工程完美奖章盈;

金龙贡献显资历,名人传记留汗青。

自强不息心若盘,艰苦奋斗气贯旌;

德高望重存典范,丰功伟绩铭金鼎。

巍巍智者愚公志,勇往直前绝顶凌;

祝愿期颐南山寿,天涯乐游写寰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