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书柬:金融海啸对印刷业的影响(余鸿建)
政雄兄、忠康兄:
在这一段时间内,我们谈论「金融海啸」这一个议题,无论是执笔者或是三地读者都同感心情沉重,自美国的次按危机爆发之后,一波又一波的金融巨浪向世界各地辐射漫延,冲击各国的金融机构和股票及期货交易市场,最后连各国政府也面临财政危机,这是百年难得一见在和平时代发生的不流血灾难,不单涉及政府管治,也影响着每一公私营企业,甚至是每一个人不论贫富。这一个灾难对印刷业界的冲击和影响是值得我们认真探讨的。
当美国次按危机发生时,每天新闻报道美国联邦储备局急急救火,联邦财政部接管两房使不致倒闭,当时香港不少人仍抱着隔岸观火,事不关己的心态,总以为房置次按问题是美国本土的信贷问题,不致殃及池鱼。可是自8、9月以后不利消息接踵而来,先是港资银行公布因涉及投资美国次按衍生工具,录得大幅亏损而必须撇帐,又有谣言指香港东亚银行财政不稳,引致大量存户往银行挤提,继而有大量在零售银行购买了迷你债券的市民,因担保银行美国雷曼兄弟被清盘而蒙受数以亿元计的金钱损失。
随着多家香港上市公司包括了以打造黄金屋和金厕所闻名的金至尊及其上市公司恒丰金业遭银行申请清盘、以服装零售为主业的佑威国际倒闭、在国内设有多家大型玩具工厂的合俊控股集团关闭国内多家厂房、香港著名的蓝筹股中信泰富披露外汇期权损失达155亿港元。倒闭潮就像骨牌效应,一只牌倒下撞倒另一只牌然后整串牌都倒下了,连在香港有60年历史的家电零售商泰林电器也宣布结业,这些讯息就像在香港市场投下了一个又一个炸弹,令所有人都感到恐慌震撼。
在香港工业总会印刷组别(16组)10月份的执委会例会上,与会者对金融海啸所造成的经济灾难深表关注,小弟曾建议工总动用资源,对港商在内地的投资和香港的经济现况作一深入的调查研究,使业界能较明确掌握实况。我们现在所收到的讯息仅能从报章、杂志、电视、电台和互联网上获得,这些片言只语的媒体报道并不能反映各行各业所面临的实况。
从业内口语相传中,港资在内地的印企和来料加工厂,估计在今年年底前将有多达一万多家自动结业或因资不抵债面临清盘命运,若传言属实的话,将是经济寒冬的来临。李德荣先生在工总会议上却持不同的意见,表示实际情况未如传言般严重,有问题的仅属一些在合并转型中的来料加工厂,合并后放弃其原先的加工业务,而其中一些印企的结业原因多因经营不善,就算没有金融海啸,每年也有一定数量的公司结业。
小弟同意有某些公司在经济及决策上存有失误,引致经济业务上和财务方面的损失,这些个别失误事件无须加以讨论,但是随着金融海啸而受影响的大环境因素是值得关注的。
公司能否继续运作,很大程度倚赖能否准时收到货款,提供现金流以应付日常开支,无论本土或海外买家,在今天的环境下,其偿付能力的风险将会大增,虽然购买出口信用保险可提供部分保障,但是信保局无法提供全面保障,若客人借故拒付,信保局仍是无能为力。
像国内多家大型玩具厂及家电制造厂突然结业,一些提供包装印刷及说明书的同业,可能已损失了巨大的货款,若该些已结业的企业是某印刷厂的主要客户,也会导致印刷厂在以后日子的业务萎缩。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一个购买国,金融海啸的后遗症是美国将可能面对经济萧条,失业率增加,人民购买力下降,因而减少货品进口,可能令本港和内地倚赖出口的同业面对很大的困难。
香港的中信泰富是上市公司中的表表者,却因错误投资外汇期权作对冲而宣布损失155亿港元,在外汇急剧变动的今天,任何外汇投资风险倍增,虽然港币与美元挂钩,以美元作贸易交易可减少汇兑风险,但非美元区客户可能坚持用本国货币结算,同业须承担应收货款的汇兑风险。
小弟于亚洲金融风暴发生前订购了一台印刷机,当年已获得某银行批准以八成机价贷款,当机器安装完毕将要签署按揭合约时,亚洲金融风暴突然爆发,翌日银行负责人致电告知要将贷款额减少两成,令小弟突然面对现金周转上的困难。这一个经验清楚说明银行的广告与现实绝对不符,在顺境之下银行与你一同成长,但在风雨之下银行立即将雨伞收起,在目前的情况下,资产质素下降,市场信贷风险激增,银行对同业的融资贷款将会更严苛。
在每一次金融风暴之后,都可能发生财富易手,原本实力雄厚的企业因投资失利或业务亏损而遭受狙击,最显著的例子是香港龙头印企──鸿兴印刷,因投资失误录得亏损,被私募基金购入了控制性股权,而其股价更跌至自上市以来最低价,于10月底每股只得九角。从其它上市公司的股价表现,也可感受到在这场金融海啸中大型印企比中小印企承受更大的压力。一些中小印企若能坚守本业,不作投机买卖,或可避免被吞并,同时有大量现金储备的公司,可能是进行并购壮大的好时机。
纵观今次的特大金融灾难,并不一定如宣传中可怕,正如我们一向的信念,凡事有「危」即有「机」,有足够筹码能攻能守的公司,可能成为金融海啸中的大羸家。其次是安于本业,处变不惊,努力改善品质,严格控制成本的同业,也可以在经济回苏时最先得益。
金融海啸最凶险的时间已经过去,后遗症的伤害将陆续浮现出来,在不久的将来可能仍有不少坏消息,幸而各国政府已迅速果断作出补救措施,香港政府也以储备保障市民存款,并向银行体系以低贴现率拆借资金,鼓励银行向中小企借贷,信保局更增加了客户不提货的保险,期望印刷同业安然渡过今次的特大难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