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报将相当可观–全面观察网络出版
一、网络出版的概念
网络出版(ePublish)的定义:通过互联网传播数字内容的过程,称为网络出版。完整的网络出版流程包括3阶段:获取原始素材、制作数字内容和传播数字内容,并通过有偿提供数字内容的复制品来获取收益。
网络出版,是基于网络的出版和发行方式。相对于传统出版,网络出版的优越性在于:
1、资源利用方面。网络出版不需要纸张、油墨,是纯电子化、环保、绿色的生产方式。
2、物流方面。网络出版不需要运输、库存,不需要物流费用,而且库存永远充足。
3、加工制作方面。网络出版的数字内容的更正、修订、改版易如反掌,不需要重新出片、打样、输出、装订等烦琐的过程。对于短版、几乎绝版的图书,网络化的出版、发行方式,显得更加实用、可行。
由于网络出版以互联网作为传输介质,不提供纸质载体,因此需要阅读者具备电脑或PDA等硬件设备。同时,由于显示屏精度方面的限制以及对视力产生的危害,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数字读物的普及。
二、网络出版的流程
目前,制作网络出版所需的数字内容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将传统读物转化为电子文档。据统计,中国已经拥有3000家以上正式报纸、8000家左右杂志社,每年出版超过10万本(张)杂志、书籍、报纸。因此,充分利用现有的传统媒体资源,比重新建设数字内容效率高得多。
数字化传统书籍的主要方式是扫描。北大方正已经开发出一整套适应网络出版的应用系统,北京书生公司也可以提供“高保真”的数字化解决方案。Adobe公司也适应网络出版的潮流,开发ePaper的全套解决方案。利用这些技术可以将传统纸质内容转化为格式不同的数字内容,供读者下载阅读。
获得数字内容原材料的另一个途径是直接使用出版社的电子文档。目前,国内主要出版社均已实现电脑排版,可以非常方便地提供原始文本文档及图片。
此外,通过网络约稿、采集网上电子内容,也是丰富原材料的方式之一。
获得原始材料后,网络出版商需要根据预先制定好的最终文档格式,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如最终文档采用PDF格式,则需使用Adobe公司的软件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目前,PDF是网络出版的主流格式,在欧美、港台处于主导地位。
我国内地目前出现的试验性网络出版网站,如bbook.net采用自行开发的阅读软件,个人网站(存在盗版现象)eshunet.com“e书时空”采用通过WebCompiler制作的可执行文件,这些方式应该不是将来网络出版的主流。
数字内容制作完成之后,将通过付费下载的方式,传送至阅读者。当然,刻录CD也是可行的方式,但这种方式有违网络出版的初衷,涉及到物流、介质材料的费用,排除在本报告之外。
因此,整个网络出版的流程是:
准备原材料——材料加工——生成最终文件——网络付费下载
三、市场分析
网络出版以其特有的优越性被国内外出版商所看好。时代华纳将在今年3月正式发布网络出版网站iPulish.com,香港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已经建立其网上“电子书”销售站点digiebooks.com,并与台湾远流出版公司合作推出数字资讯平台。国内出版社虽未正式涉足网络出版,但都表示“如果投入不是太大,风险不是太高,还是非常愿意一试的”(摘自北京书生公司在中关村举办的IT沙龙记录)。
根据中国互联网网络中心(CNNIC)在2000年7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新闻是中国内地网民在网上选择的最主要服务,而“寻找电子图书”排在第三,占45.99%;在“最不满意的地方”的调查中,排第一位的是“电子读物太少”,占35.17%。尽管目前没有权威机构关于网络出版市场的统计,但从这两个数据可以看出,网络出版在中国的市场前景是相当光明的。
不过,目前在电子图书销售方面影响最大的博库网站(bookoo.com),付费下载的销售额相当低。该公司透露,免费阅读图书可以达到40万的下载量,但付费下载的数据“不好意思公布”。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前网络出版消费市场的不景气。
与博库相对照的是,美国作家Steven King通过发行首部网络小说Riding On Bullet,赚取了40万美元的收入,是其传统出版方式收入(版税)的40倍。究其成功的原因,充分利用原有的知名度,减少广告、市场方面的费用,应占有相当重要的成分。
中国网民数目保守的估计,目前已经超过2000万。按照45.99%的比例,应该存在900万人的消费市场。如能在当前国内、乃至国际上网络出版尚在雏形阶段,建立完善的网络出版系统,占领市场,将在未来3-5年内获得丰厚回报。
四、发展战略
针对当前网络经济普遍不景气,国内网络支付相对困难的客观条件,发展网络出版应该采用“以旧代新、步步为营”的策略,利用出版社原有的声誉及客户群,根据市场状况逐步增加投入,在风险最小化的前提下进入市场、培养市场、占领市场。
传统出版社在多年的经营中形成了庞大的信源、发行、消费群体。出版社要筹办网络出版,最适合的实验对象是自己的老客户,包括作者、书店、读者。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减少先期广告投入,降低风险。通过网络出版,减少物流、印刷费用,降低销售价格,对作者、读者及出版社来讲,是共同得益的结果。同时,通过这种尝试,可发现网络出版模式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使将来大范围推广少走弯路。
针对网络支付困难的局面,会员制是一个可行的解决方法。目前,下载一本书籍的费用在1-5元之间,实行会员制以后,100元的预付款可以使用多次,方便读者购买。此外,国内的网络支付发展非常快。目前,全国范围内通用的网络付费方式已有招商银行的一网通、中行电子钱包、信用卡等,上海已开通浦发银行东方卡、存折网上支付。可以肯定,网络支付将不会是网络出版的阻碍。
五、主要优势
传统企事业单位(出版社)触网,建立网络出版系统,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信源丰富。出版社拥有广泛的作者群,同时拥有已经出版的庞大的内容数据库。因此,发展网络出版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低成本、便捷地获得原始素材,这相当于降低了原材料成本。
2)成熟的客户群。出版社的最终用户涉及各行各业,有教育界、文艺界、普通人群等,具备一定的消费能力,同时不排斥新的阅读方式。
3)编辑人才资源。网络出版是传统出版在网络上的延伸,最终用户(读者)仍然需要采用阅读的方式来消化电子内容,这与普通出版没有不同,因此,拥有传统出版业丰富经验的人才,是从事网络出版的一大优势。
4)出版社的大力支持。
六、主要问题
网络出版涉及内容制作、网络安全、电子支付、市场推广等多方面,传统出版社建立网络出版系统,主要问题有:
1)网络和电脑技术人才匮乏。出版社缺乏专门的网络技术人才建立和维护网络出版平台。该平台作为付费下载的唯一窗口,是至关重要的收入来源,因此,设计高效、稳定的软、硬件系统非常重要。此外,网络安全问题也将影响网络出版的销售。相当数量的网民因为害怕资料泄漏而放弃网上支付。
2)传统阅读习惯影响电子内容的吸引力。有专家分析认为,人类阅读书籍的角度、远近、光线的黯淡程度,是在几千年的不断发展进化中形成的,因此,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困难重重。
3)“网络免费”的观念盛行。如果免费提供电子图书,相信有很大的访问量。但如果需要收费,大部分访问者会流失。
七、预算分析
建立网络出版系统主要涉及以下费用:
1)电脑软、硬件系统的费用,包括编辑制作电子内容的系统、网站数据服务器,以及可能产生的局域网服务器及网络组件。
2)获取原始素材的费用。
3)市场推广费用。
4)员工薪水。
5)其它费用。
八、盈利前景
以下是网络出版业内人士在2000年初作出的预测:
2000年,全球中文出版软件的龙头、北大方正推出APABI中文网络出版整体解决方案,国内外一些出版社开始试出电子书。
2001年,大部分出版社和网上书店将开始电子图书业务。
2002年,电子课本、电子书包在北京等少数大城市开始被接受。
2003年,由于技术的改善,在屏幕上看电子书感觉将很清晰、舒服。
2004年,“你的图书”成为出版界的新宠,通过电子方式为每个人提供个性化图书。
2006年,拥有手持阅读器成为时尚。
2008年,随处可以买到电子图书。
2015年,图书馆新增图书的一半是电子图书。
2020年,电子图书的销售额超过传统分子图书。
2030年,电子图书将全面超过传统图书。
现在看来,虽然这份预测显得有些乐观,但它所描绘的网络出版业前景却是非常真实、可信的。以比较客观的分析,3年内国内电子图书销售最好的网站达到如下状况,是非常可能的:
以平均3元下载一次、5万的下载量计算,每部图书的网上电子版销售收入可达到15万元人民币,毛利应该在10万左右。以100部图书的销售额计算,每年的毛利可达1500万元。
从消费者的角度来考察,3年后中国内地网民肯定超过了5000万。按照4%的用户使用付费下载业务,每人每年的消费额为50元,消费市场容量即有1亿元。如能在目前群雄纷争的时机加入网络出版市场,回报是相当可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