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Profile 问题探讨
在全球产业推行数码化大潮中,印刷产业实行数码化流程,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必经战役。在此战役中,CTP是必攻的要塞,数码打样则好比攻打要塞的作战蓝图,而要描绘出这张正确的取胜蓝图,色彩管理Profile是必不可少的信息。
非常遗憾,先行参战的不少印刷企业,因使用了不正确的Profile信息,产生了错误的数码打样,而使CTP流程失误,导致损兵折将。笔者近年参战数码打样,也曾遍体鳞伤,故谨借印艺会刊一隅,探讨导致失误的若干问题,请教同业先进,期达抛砖引玉之效。
数码打样是以一种廉宜的色彩表达模式,去仿真印刷设备的实际色彩表达,让我们能够节约时间成本及物资成本。理论上这是在进行输出设备间的色彩空间转换,只要我们使用的数码打样设备,其色域空间大于印刷油墨,打样精度大于印刷要求,彩样隐定性符合时段要求。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软件控制,模拟平印、凹印、凸印、丝印、柔印等多种输出设备的色彩效果。以目前设备、耗材与软件的成熟程度,这条道路应该不是难于登天的蜀道,更可能是一条给企业产生增值的康庄大道。那么究竟是甚么原因让我们走起路来处处碰撞呢?
影响色彩空间转换的四大参数:打样设备基本线性是开始就必须设定好的,他体现了喷嘴及墨水的色彩表达特性;打样使用的纸张特性也不难取得,喷张IT8色表就可读取产生;参考的CTF或CTP输出爆光曲线也有控制经验;这3方面应该比较靠得住。问题在于我们要的第四个参数印刷设备特性,可信性始终没有把握。笔者收集了数十家公司的印刷Profile,也在两家公司投印了2次IT8色表制作印刷Profile,现在取出6条印刷Profile的网点扩大率及灰平衡特性曲线表,与同业朋友分析研究﹕
上列公司多是优秀印刷企业,不乏获取过香港印刷大奖及广东印刷质量奖的企业。但他们也发生过CTP印刷与客户产生纠纷,因此十分值得我们把问题提出来探讨,以寻找罪魁祸首。
笔者试以Profile Editor色彩管理软件提供的3条「千锤百炼」的「罐头」印刷与打样色彩Profile列出来比较﹕
我们不难发现这些进入「历史文献」的印刷特性曲线,其网点扩大曲线比较平滑,并以中间层次网点扩大率较高。其灰平衡曲线,青色是高于品红色,品红色略高于黄墨色,符合了油墨的物理特性:
黄墨的纯度高于品红、品洋纯度高于青墨的现实。笔者曾试把这3条灰平衡「罐头」曲线,作为Lab及CMYK之间色彩空间转换参数,数次来回,色彩数值基本上仍保持「坚贞不移」。但是上面6条自制的Profile,只需2次转换,其色彩空间数值,尤其在深色位,早已「改名换姓」。如果我们把这不能平衡的灰线性,用作印刷流程参数,怎能避免色彩偏差纠纷?
香港印艺汤剑青先生要我写一点数码打样Profile的心得,我只能回答﹕「我提起印刷Profile一头烟,你首先要给我一个Profile的正确性标准。」汤先生的观点认为,Profile通不过灰平衡测试,必须调整印刷环境重新制作。我把这个问题请教Bestcolor技术总裁吴国强先生,吴总的观点则认为﹕「印刷Profile是印刷环境特性的描述,不涉及环境好坏,多少环境做多少条,当然以后发展会逐渐统一。」而实际上,笔者用曲线较「不标准」的东莞印刷厂曲线打样,比用较「标准」的某软件公司曲线打样,更接近东莞厂的印刷品色彩。但是,这样特殊性又怎么能跟行业的通用性以至本印刷车间的通用性结合呢?
那么,是甚么因素造成印刷特性曲线那么难以驾驭呢?试分析一下影响印刷环境变量有多少,在印刷车间有不同的机型、不同的油墨、不同的纸张、不同的版材,它们可变化多少种组合?产生多少种的Profile?加上水墨平衡、印刷色序、印刷压力、印刷车速产生的印刷Profile更千姿百态。如果有一种50%位M版网点扩大20%,C版扩大10%环境里产生的「特性档」,你怎防止他以后在M版网点扩大15%,C版网点扩大15%的正常印刷环境发生色偏?假使你为100种环境组合制作100条特性文件,那么你又怎么使他具备可操作性?
工业署已拨款资助印刷行业建立香港印刷标准规格,首期将用于建立印刷品外观及品质标准,这是很正面的。但笔者的意见,不如釜底抽薪,先投入到生产环节搞好质量。把阻碍CTP发展的数码打样搞好,把影响数码打样的印刷Profile标准搞好。抓住这主要印刷流程的主要矛盾,其它问题比较容易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