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印刷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思考

更新日期:2008-12-01

编者按:“走出去”是印刷业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印刷产品和服务“走出去”,是国家确定的文化“走出去”战略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目标之一是要把我国建设成为重要的国际印刷中心。

    笔者认为,“走出去”要实现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从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发展型、从传统印刷转向数字印刷的三个转变,还要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积极引进和培养国际印刷经营人才、构建印刷产业国际交易平台。

    “走出去”要实现三个转变

    印刷产业在我国快速发展已多年,目前,我国印刷业的产业规模、生产能力持续扩大,生产总值不断增长,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加大。到2006年底,全国共有各类印刷企业近10万家,从业人员345万多人,外商投资印刷企业总额达到 178.79亿美元,年销售总产值已超过4000亿元人民币,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预计“十一五”期间,我国印刷业年平均增长速度将达到10%以上,占国民生产总值的份额将超过2.5%,印刷生产能力将进入世界前三名。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印刷产业面临三个方面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从国内市场走向国际市场

    大家知道,我国目前虽然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印刷大国,但显然并不是一个印刷强国,这里的一个突出标志就是我国印刷业产值在国际印刷市场中所占份额很小。4000多亿的印刷销售产值,90%以上是国内市场,只有不到10%的国际印刷业务,大约为50多亿美元。而据有关资料介绍,国际印刷市场年销售产值为7000多亿美元,是一个巨大的市场,我们连1%的份额都没有占到。可是当前国际印刷市场正在发生变化,由于市场需求及印刷成本的原因,迫使全球印刷市场必须展开国际营销,印刷品贸易全球化已形成一种趋势,印刷产品的进出口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途径。特别突出的是,国际印刷业务开始向中国及印度转移。以广东印刷产业来说,年销售产值1000多亿元,其中30%以上为国际业务,来自47个国家和地区。

    可以说,积极开拓国际印刷市场,调整国内业务与国际业务比例结构,是目前印刷产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

    从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发展型

    大家知道,前些年印刷业的快速发展,主要还是数量扩张型的发展,表现为:一是中小型企业较多。以上海印刷为例,2007年底,全市共有印刷企业4943家,其中年销售额1000万元以下的有4399家,占企业总数的89%;员工总数为55728人,平均每家企业员工为13人;年销售总额64.95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年销售额为147万元。

    二是围绕中低档产品,在低价位上竞争。高附加值业务在上海印刷产品总量中所占份额较少。由于主要在中低档产品上竞争,往往打价格牌,导致在低价位上恶性竞争,企业的持续赢利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不断下滑。因此,当前印刷企业面临的一个突出挑战,就是如何真正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数量扩张型转向质量发展型,不断提高企业等级,积极发展高质量印刷,保证企业持续健康稳定发展。

    从传统印刷转向数字印刷

    当前,印刷业正在进行一场新的革命。有专家研究认为,数字印刷从内容制作、印刷到印品分发的过程,全球产生了高达1.2万亿美元的市场,是传统印刷整个市场份额的两倍。从国际印刷产业的发展趋势看,传统印刷正在向数字印刷转型,数字印刷发展的速度非常快。

最近,我和上海几家印刷企业到美国考察,参观了一家全球最大的按需印刷公司。这家公司有三个按需印刷工厂,在田纳西州、宾西法尼亚州和英国各有一个工厂,我们参观的是在田纳西州的工厂。这个工厂拥有12条单色数字印刷生产线,都是大型卷筒机,9条彩色数字印刷生产线,其中7条是印图书彩色封面的平装机,2条是印图书彩色内页的卷筒机。每周可印35万册书,每种图书的印量平均为1.8本,同6500多个出版商建立了业务联系,一本书从下订单开始到印好寄出,最多12小时。

    比如,你在亚马逊网上订购一本书,亚马逊公司并不是从库存中取出寄给你,而是下订单到田纳西州的这家按需印刷工厂,工厂立即印制并寄给你。它的按需印刷并不是一本本地印,而是多个品种、不同数量的图书同时在一个大型卷筒机上印刷。这就是说,由于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小批量的书集合成一个大批量印刷。印刷成本大大下降。

    显然,在实施印刷产品和服务“走出去”的战略中,我们在注重传统印刷市场的同时,不能不关注数字印刷发展带来的新市场。

    多种方式力促印业“走出去”

    介绍一下上海印刷业行政主管部门支持印刷“走出去”正在做的几件事。

    一是研究制定上海印刷“走出去”规划。

    二是组织上海印刷企业“走出去”参展。从2006年开始,我们已连续三年组织几十家有能力承接国际订单的企业参加德国法兰克福书展、美国纽约包装印刷展和香港印刷展。从参展的情况看,效果比较好。

    三是有计划地筹办国际印刷经营人才培训班,邀请国内外专家前来讲课。

    四是创办上海国际印刷包装产品交易会和国际印刷业务网上订单中心。

    五是积极办好上海印刷大奖评比活动,以此推动提高上海印刷产品质量。

    六是推出上海印刷竞争力排名,努力形成上海印刷企业良性竞争的环境,不断提高上海印刷的影响力。

    切实转变思想观念

    现在,很多印刷企业的领导人仍然习惯于在国内市场上打转转,对开拓国际市场心存顾虑,总是不敢大胆地迈出第一步。

    我们曾对上海印刷企业的现状做过一个分析,感到上海印刷企业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能力。目前,上海印刷企业中一些大中型印刷企业开始成长起来。2007年,年销售产值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共有544家,占全市印刷企业总数的 11%;从业人员7.7万人,平均每家企业142人;总资产363亿元,平均每家企业6672万元;年销售总产值333.1亿元,平均每家企业年销售 6123万元,人均销售43.3万元。

    应当说,这500余家印刷企业都是具有一定实力和发展潜力的。但是,即使这些企业大多数仍然停留在国内市场上,上海现在只有139家印刷企业承接国际业务,占544家大中型印刷企业总数的25.6%,年销售产值36亿元,仅占全市印刷销售产值的9.03%。

    显然,上海印刷企业能不能“走出去”,关键不在于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水平和质量,而在于企业领导人的思想观念。

只要认识上有了突破,上海印刷“走出去”一定能迈开较大步伐。去年,我们已经感受到了这种趋势,承接国际业务的上海印刷企业增长36.3%(2006年是102家,2007年为139家,增加37家)。如果今后几年上海印刷企业有几百家能够进入国际印刷市场,就可以说上海印刷实施“走出去”战略取得了成功。

    积极引进和培养国际印刷经营人才

    2006年,我第一次带队组织上海印刷企业参加德国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时,就有一个深切感受,能够开拓国际印刷市场的经营人才极为缺乏。往往懂外语的不懂印刷业务,熟悉印刷业务的又不熟悉国际运作规则。显然,上海印刷企业要“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必须把引进和培养国际印刷经营人才摆上议事日程。

    我个人的想法,国际印刷经营人才,至少要具备这样几个条件:精通外语,熟悉国际印刷市场情况,既懂印刷业务又知晓国际运作规则,善于同海外客户沟通,等等。我们希望经过几年努力,能够使上海印刷业真正拥有一批国际印刷经营人才。

    构建印刷产业国际交易平台

    上海国际印刷包装产品交易会就是一个印刷产业的国际交易平台。创办这样一个交易平台,目的是向国际市场推介我们的印刷产品,吸引海外客户同国内印刷企业在这个平台上直接洽谈和交易。因此,如何提高这个交易会的国际化程度,更多地吸引海外客户是需要不断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当然,构建印刷产业国际交易平台不仅仅只是一个实体平台,同时还应创办网络交易平台。我们正在调研论证,将适时创办英文版的印刷产品网上订单中心,为印刷企业开拓国际印刷市场提供服务。(中国新闻出版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