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喜看文化殿堂旧貌换新颜(3)

资料来源:印艺223期/2002年7月 作者:何远裕 更新日期:2003-05-23

4.为集中展示20世纪30-40年代民族印刷工业从初创到兴盛的历史,展品内容大有充实。把握纵向时序,分成报纸、书刊、商标包装、根据地和大后方印刷,印刷机材、杰出人物六组横向布局。重点展示了近代印刷史上有代表性的报纸,如孙中山领导的中兴会机关报《中国日报》,1909年由中国近代报业家史量才收购的《申报》,在工商界影响很大的民营报纸《新闻报》;几家主管书刊印刷的知名企业,如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贵州文通书局;几家主管商标包装印刷的知名企业,如上海烟草工业印刷厂、抗日战争前称雄东亚的徐胜记印刷厂和三一印刷公司;几家抗日根据地有影响的印刷厂,如瑞金中央印刷厂、延安中央印刷厂和晋察冀日报印刷厂;近代中国最早出现的几家印刷机器厂;还以显著地位展示了20世纪中国知名印刷专家,同期和周恩来、邓小平等人在法国留学的柳傅庆在近现代印刷发展史上的业绩。展品中有当时印制或个人收藏的多种真品和有关实物、史料,已是极为稀少的文物、文献(有的由印刷博物馆独家收藏);还有陈列于展区中央,再现商务印书馆全盛时期的模型,几乎来者必看,看者必问。「真实、典型、有新意」,史家和业界人士对现有布局作如此评价。

5.在「新中国印刷工业向现代化迈进」的展区内,布局别具一格,系统展示了政府为推动印刷及相关工业的技术进步作出的主要决策和取得的主要成就。这里有1949、1950年两次全国新华书店出版工作会议为加强印刷管理作出的决议;有20世纪50年代后期连续两年召开的全国印刷技术革新经验交流会对印刷业技术改造的推进;有70年代中期为改变印刷技术落后面貌而研制的28项印刷设备器材;有1974年8月周恩来总理批准的「748」工程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导致中国印刷技术实现告别「铅与火」的重大变革;有20世纪80年代初期政府发出的《关于加强出版工作的决定》,要求切实改变印刷技术极端落后的状况;有同期国家经委成立的「印刷技术装备协调小组」,提出并指导实现了「照相排字、电子分色、胶印印刷、装订联动」的十六字技术发展目标,对中国印刷及相关工业走向现代化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同台展出的还有中国印刷业的总体现状,中国书刊、报纸、包装、有价证券、民族、外文、商业票据印刷的发展水平,中国印刷科技、教育的发展成果,中国印刷社团的建设与活动,中国印刷界的对外交流与合作,第七届世界印刷大会的申办、筹备和成功召开,都在这里一一展示。中外展观者从中窥视到新中国半个世纪以来印刷业前进的脚步,德国谷登堡博物馆馆长本茨女士参观后发出感叹「中国印刷技术达到的高度令人惊奇」!

6.证冲印刷,是印刷工业中一个特殊部分,钞票和邮票印刷具有代表性。「中国证券印刷」专题的布展既自成格局,又和前几部分整合一体。「钞票印刷」的展品有始于宋代的「交子」,继于金、元、明、清的「宝券」、「宝钞」。作为一个重要史实,展出了晚清政府在北京建立印钞厂-度支部印刷局巨资引进雕刻和凹印设备,高薪聘请美国雕刻专家海趣钢版刻制于宣统三年(1911年)的第一张「大清银行兑换券」,因辛亥革命成功未曾发行,但在中国近代货币印刷史上是一项重要技术革新。民国时期印制的各种钞票如法币、边币、金元券等也有陈列。重点展品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印成的第一张人民币(复制件),建国以来印制发行的1-5套人民币,先进的印刷机模型和防伪技术,还有国债券、外汇券等。业界和社会观众对此大感兴趣。

「邮票印刷」的布展也引人入胜。我国于清代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大龙》位列展品之首,1878年用无水印纸、单个阳纹铜模拼成活版印刷。纪念辛亥革命的邮票和民国时期、解放区的邮票都有展陈。新中国于1949年发行的第一套纪念邮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第一次用「中华人民邮政」字样,由上海商务印书馆胶印。1959年建成的北京邮票厂,专业采用照相凹版、雕刻凹版、胶雕套印等多种工艺印制的纪念邮票、特种邮票和普通邮票,来自80个国家和地区的244件邮品,专栏展示,弥足珍贵。广大参观者,尤其是集邮爱好者十分称羡。

「港、澳、台印刷」专题展区,在中国印刷博物馆中占有重要地位,设计新颖靓丽,匠心独运。

步入二楼馆区东侧,举目望去,大幅玻璃彩屏「万里长城图」,在柔和的灯光辐射下顿显雄姿,吸引着观众的视线;走进彩屏后面,用香港、澳门、台湾三地著名景点精制的灯箱,艺术凸现展区名称,又给观众一个惊喜,深含创意的彩屏、灯箱,精美练达的展板图文,精选陈列的实物展柜,集中地体现出「大中华印刷」的展示理念。这个理念,通过港、澳、台三个相对的独立的展品系列,具体生动地传递给观众。

香港展品系列,由题为《香港-中国近代印刷术发祥地之一》的展板领先,用多张珍贵的历史图片和简练的文字,记载了近代香港印刷发展的几项重要史实;1843年英人马礼逊在香港创建华英书院印字馆,1853年伍廷芳创办《中外新报》,1864年陈霭亭、王韬相继创办《华字日报》和《循环日报》,1873年中国人收购英华书院印字馆,组建中华印务总局。20世纪前期,商务印书馆和中华书局先后在香港设立以铅印为主的印刷分馆。随后,几块图文并茂的展板,介绍了香港印刷业走向现代化的历程;当前的技术水平和经营状况;同大陆印刷业的交流与合作;香港和大陆同业共庆香港回归;还陈列了中国印刷博物馆在港举办《中华印刷之光》展览的历史镜头,香港印刷业一个半世纪的发展轨迹,在这里浓缩展现。

在展柜里,陈列着获香港第十二届印制大奖和广东省优质产品奖的50余种印刷品,这是香港印刷界2001年特意为博物馆改造扩建捐赠的近百种优质印刷品的一部分。其中有获香港图书封面设计大奖的《中华商务20周年公司简介》;有《新中国五十年》、《佳能中国摄影年鉴1999》、《谢稚柳画集》等精装书刊;有《十九世纪日本艺术》等平装书刊;有《龙吟榜第20期》、《国巨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报》等杂志和年报;有2000年月历和卡盒等包装(纸类)印刷品;有美国运通直销邮件等宣传印刷品;还有2000年(香港)珍贵邮票册和全年邮票,品种多样,品质优异,代表了当今香港的印刷水平,受到行家里手和社会识者的同声赞美。

澳门展品系列,由题为《澳门--近代印刷术「西法东渐」的入口》展板领先,图文结合,记载了近代澳门印刷发展的下列重要史实;西方近代印刷技术由传教士经澳门带进中国。十六七世纪之交,在澳门出版了用拉丁文写的《日本派赴罗马之使节》,是中国使用欧洲铅活字印刷的第一部图书。十九世纪初,英属东印度公司在澳门开办印刷所,雇用国刻工雕刻中文铅活字。1814年马礼逊在澳门编成《华英字典》,次年出版,这是西人用中文铅活字排印的第一部书籍。1844年,美国长老会迁至澳门,起名华花圣经书房,翌年又迁往宁波。随后,介绍了澳门近代报纸、书刊和有价证券印刷,欢庆澳门回归和相关印刷精品的彩色图片同台展示。

在展柜里,选陈着澳门印刷业商会专程送往印刷博物馆的部分优质印刷品。其中有《澳门风采》、《澳门百科全书》、《澳门历史辞典》、《中国和中国人》、《盛世风华》;有《南京博物院艺术珍品展》、《徐悲鸿艺术回顾展》、《张大千临摹敦煌壁画》、《白石墨
》、《李汝匡书画近作集》、《清代宫廷包装艺术》;有《澳门回归纪念特刊》、《特区政府成立庆祝大会》、《澳门回归纪念影集》、《澳门纪念币》、《回归邮票集》;还有2001年新包装磁制书盒精装图书及全套邮票等。首次集中展示的这些澳门印刷品,倍受观众青睐。

台湾展品系列,由《台湾与祖国内地印刷术同源》和1752年(乾隆七年)「台湾县全图」展板领先,引述了台湾著名学者许瀛鉴教授的精辟论断;「大陆与台湾同胞该为我华夏子民,同文同种是最大的明证」,「印刷术的发明是中华民族绵延不断的基础」,「台湾印刷技术受大陆的影响深远」。接着用台湾业界提供的多帧珍贵图片,配以下述文字,记载了台湾近代印刷术发展的一段历史;1881年1月,英国教会赠送印刷机抵台(1872年制造,现仍存于基督教文物室),开始了铅活字版印刷术的引进。1884年建立「聚珍堂」印刷站,派青工到汕头学习中文检字,返台后带回中文铅活字,操作印刷机。1885年(光绪十一年)5月7日,台湾最早的教会报纸创刊。后来,石印与彩色凸印相继在台湾出现。随后,以丰富的数据和彩图介绍了台湾印刷业厂商和从业人员统计、技术设备、生产总值、进出口值等现状,以及印刷教育、科研、社团和印刷机材制造业情况。两岸印刷社团领导和实业界、教育界、科技界、史学界互访,在这里也留下了难忘的瞬间和珍贵的纪录。

在展品柜里,陈列着台湾业界2001年特意为印刷博物馆改造扩建捐赠的优质印刷品,共40余种。《台湾海岸之美》、《台湾鸟瞰图》、《台湾建筑史》、《故宫书画菁华特辑》、《中国美术辞典》、《中国佛像艺术》、《百佛图》、《千古佛频--传统雕刻特展》、《龙文化特展》、符《西洋名画展》、《李可染的世界》、《李约瑟与抗战时的中国科学》、《清康雍干名瓷》等,品味较高,内涵较深,多是近年台湾高品质图书、画册印品中的上乘之作。《中华邮政一百周年纪念-中国邮票目录》、《中央印制厂六十年》、《文化国宝-老月份牌广告画》等,则是商标、广告、钞票、邮票印刷优质品的代表。广大中外观众和海外华人,对来自台湾多姿多采的展品表现出浓厚兴趣。

中国印刷博物馆「近现代馆」和「港澳台印刷」、「证券印刷」两个专题展区的重新布局,更清晰、生动而又深刻地展现了大中华印刷在近200年时空中演变组合的脉络,成为近现代中国印刷产业发展前进的缩影。

综合馆在中国印刷博物馆的一楼,由相对独立,又与全馆主题相互呼应的四部分组合而成。

第一部分,由「方正集团」为代表的我国几家著名印刷科研机构,「北人集团」和「上海印包机集团」为代表的印机制造企业,首家乡镇印刷企业股份上市公司「上海界龙集团」,有「中国第一卡」之称的「天津环球磁卡公司」等,组成一个群体,展示了各自的成果和业绩,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印刷及相关工业现代化水平,是对近现代馆「新中国印刷工业向现代化迈进」主题的深化。

第二部分,以祖国大陆为主体,港、澳、台地区同台展陈各个时代、各种方式和各种载体的印刷精品百余种。享誉古今中外的《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等水版水印的上乘之作,是民族先贤发明的雕版印刷术高度升华的结晶和瑰宝,有见识的中外观众多在展品前欣赏、品味。敝开陈列的胶印99彩版《辞海》九卷豪华本,《现代设计大系》四卷本;多达2500页、150万字的大四开特精装《中华佛教二千年》;香港印制的6色胶印、24K金箔制作的传世孤品《五牛图》和《敦煌》、《金茂大厦》,台湾印制的《国之重宝》、《故宫文物菁华百年展》等多种艺术珍品,更让观众大饱眼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