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技术沿革第四章-印刷今古谈
导言:
本专栏为「香港印刷典故」第二辑,由本会「印刷出版及教育基金」资助史料收集及编采,并由本会名誉主席余鸿建策划及参与撰写;继首辑「印刷业法门」后,将陆续于本刊刊载,以让读者从珍贵纪录中,鉴古知今。
手挽袋、彩盒、礼品盒
除装订之外,印后加工范围相当广泛,由纯切纸以致多类纸制品及彩盒制作,都可能需要特定器材或专门技术。过去中国主要是农业社会,不重视装潢,战后初期一般商贩交易的商品和日用品欠缺包装,更不会像今天主妇上市场购物,有时可多达十多个塑料袋分别包装。老香港应记得早年的较贵重商品如玉器、图章甚至在药房购药,也只以一张国产玉扣纸或拷贝纸甚或廉宜的蔗渣纸来包裹。在市场买菜是以一条水草来捆绑。后来有人将回收的报纸裁切成方块来包装干湿货品,当年报纸是铅版印刷,而印刷油墨亦混入铅浆作快干剂,这些铅分子可能已转移至食物,在今天的卫生标准是不可接受,但老一辈香港人都是不知不觉地吃铅长大的。1970年代开始,香港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一些曾外游人士带回包装精美的小礼品,礼品本身价值不高,但经包装之后可吸引客人的视线,又可增加售价甚至售出数倍价钱,因此港零售业也逐渐改善包装装潢,带动包装类印刷的蓬勃发展,今天的印刷业在香港交易所上市的公司中,有一半以上是以包装印刷为主要业务。
香港有一家小饼店名为圣安娜,出品很有水平,传统的西饼纸盒不太重视装潢,设计简单而实用,但是圣安娜的负责人,却花巨资聘请名设计师陈幼坚先生为他设计精美的饼盒和手挽袋,新包装面世后竟剌激西饼产品销路急升,已成为包装设计促销的一个成功案例。另一间老字号饼店荣华也重新设计包装产品,也成功将古老变时兴,定位为香港礼品手信,获得可观的业务增长。香港的一家承印手挽袋公司利奥集团,成功开拓了海外市场,借着欧美各国重视环保,减少采用塑料袋,大量出口环保型纸制手挽购物袋而快速扩张,现在已在广东建立了规模庞大,雇用超过一万员工的大企业。
中国古代已有采用竹、木、牙、骨、金属、玉石等制成的盛器和礼盒,后来更包裹丝绸等以作装潢和保护礼盒表面,一些以丝绒制成的礼盒更用以包装名贵金饰及珠宝礼品,这些礼盒必须人手制造,也成就了港商利用大陆生产基地,而成功出口至世界各国。欧美各国多年来流行套礼盒的玩意Jack
in the
Box,为增加收礼物的趣味和惊喜,以大盒藏较小的盒,小盒又藏更小的盒,层层迭迭有多达十多个内盒,最后才发现藏有礼物,这些礼品盒也适宜于在内地生产。各位有机会前往世界各地参观展销会,除观摩各类产品外,外国产品包装极具创意,非常值得借镜,也可与各行各业接触,了解市场的实际需求。
烫金、击凹凸、上光、裱胶、丝印及模切
印后加工范围相当广泛,香港有一个特色是创业容易,在印刷或装订加工的单一个辅助工序,也可以发展得成行成市,像烫金及击凹凸本来是印刷装潢的一个工序,在香港竟可容纳超过一百家烫金公司,专门为各印刷公司加工,这里所说的烫金,其实不单只烫金,也包括其它色箔和激光箔的烫印,过去香港业务繁忙,地方及人手不足扩展业务,加工能力有限,大多集中于最专长的业务,但当这些加工厂陆续迁往国内,有足够土地及人力供应,有些公司也同时提供上光、裱胶、击凹凸、丝印及模切等加工服务。
1980年代国内开放改革,成立经济特区,邻近香港的深圳最先来港招商,提出三来一补的免税优惠,吸引一些加工厂迁往国内,后来更扩展到东莞、珠海、惠州、汕头、广州等地覆盖了整个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国内的加工业得以快速发展,而香港印刷业也陆续北移,这批最早着陆的来料加工厂如鱼得水,确实曾经发展甚速,但是国内多次修改法规、整顿管理之后,国内的经营成本逐渐增加,地方政府所提供优惠日渐减少,一些大厂也添购各类加工设备,增加人手,减少外发加工,很多纯为同业加工的厂号越来越感受到压力,有些必须转型或与合作伙伴例如装订公司或印刷公司重组合并来找寻生存空间。
现今仍留守香港的加工公司仅属小数,这些公司大多有稳定的客户基础,有足够业务继续经营运作,前景也不是绝对悲观,印刷是城市工业,无论世界怎样演变,对印刷仍一定有需求,香港印刷工业未来数十年仍需倚赖国内加工厂的支持来节省人力密集工序成本,保持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