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地书柬:对印刷名词规范化的意见
编按:为让中港台读者对三地的印刷业有最快最新的掌握,本刊特开设一个名为「三地互动情报」的栏目,由上海《印刷杂志》、台湾《印刷人》及香港《印艺学会月刊》,每月三地各发表一份书柬陈述当地的现况、发展和趋向,务求将读者范围扩大至三地业界。续二月刊,是期论题仍为「印刷名词规范」。
收到妳寄给我的电邮,要我为2月出版的月刊(第266期)内「三地互动情报」一栏内的文章,就着「印刷名词规范化」的题目和内容,发表一下意见。对此,很多谢妳的邀请,以下是我的看法。
栏内三位作者都同意印刷名词规范化是个值得重视的问题。这一点,任何人都没有异议。可是,从最初(1988年)开始关注到现在,还没有什么进展,现在再次提出讨论,是否希望有些实质的建议和行动?
我曾比喻地说1998年在香港举行的「印刷出版名词规范化论坛」是播种。种子播在三地,要它成长,需要灌溉、除草、施肥等工作,然后萌芽、成长。当时,决定采取的方法是编制中、港、台三地的印刷名词对照表,谘询公众的意见后,决定选用某一个名词。这个方法,十分正确。就算未能决定一个标准名词,但已经可以把对照表交给海关,让海关知道三地之间所用名词。这不就可以解决报关的问题吗?可惜,情况却是只做了很少数量的名词。这好像是播种之后,稍为浇水,就让它自然生长。就是这样,过了8年,种子还没有发芽。这个情况,是不是像俗语所描述的:「一个和尚担水食,两个和尚抬水食,三个和尚无水食」呢?
余鸿健先生的意见是希望中国新闻出版署来统筹这项工作。
车茂丰先生提出很多好意见,例如举办民间学术性探讨,成立一个「术语探讨小组」等。
胡宏亮先生亦希望延续编制中、港、台三地的印刷名词对照表的做法。他提及他的「印刷设计辞典」对印刷名词规范化有很好的效果是一个很好的启示。
让我叨光把三位的高见综合,提出以下的建议:
中、港、台都有学者出版有关的印刷词典、词汇。
就用这些词典、词汇编制对照表。
广泛地发表这个对照表。
成立术语探讨小组(最好由中国印刷标准化委员会领导)。
编制一本印刷字典。
定期检讨更新。
这些意见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不容易。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那一方愿意做「领头羊」呢?
此外,还有其他难处。难处之一是「过分权威」;难处之二是「没有权威」。
过分权威是一些专家、专业机构或团体用他的名气或地位,不分皂白地维护他或他们所采用的名词。夸张一点的说:就像香港刚去世的马评家的自我宣传说话,用印刷代入,会是这样:「我是印刷专家,你们不是,我翻译的印刷名词,你们一定要说对。」于是见到「computer
」就是「计算机」;「information 」就是「情报」;「digital 」就是「数字」;「variable
」就是「变化」等等。他们虽然听到别人意见,但为了面子,绝不妥协。毫不考虑这些名词在某个情况下,有更好的译法。影响所及深远。后学者,唯前辈马首是瞻,于是便一路因循下去。要一些人放下面子,难矣!
没有权威是指一般学者虽然有很好的学养,有很好的建议,因为名气不够或地位不高,所以没有权威,没有权威,就算是十分好的建议,有关人等不认同。要某些居高位者谦退容物,难矣!
浅薄见解,请大家批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