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文字及其刊刻技术的起源对印刷术发明的影响和作用

资料来源:当代中华印刷史文选 作者:杜维东 更新日期:2006-10-05

提要: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贡献。多年来众多学者对印刷术的发明年代进行了研究,其说不一,到目前为止尚无定论。本文只从汉字的演进和雕刻技术的发展变化两个方面,尝试探求印刷术之源头。

一、汉字的演进

文字是记录并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工具,也是印刷术传播的主体,文字与印刷术有着不解之缘。

我国的汉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我们的祖先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创造了汉字。汉字至今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这是1972年对西安半坡村遗址进行科学测定所得出的结论。半坡村遗址发现的类似文字的刻划符号,与彩陶的花纹根本不同。这些刻划的记号,都是单个的独立体,有类似笔画的结构,已具备了汉字的雏型,因此断定这就是中国文字的起源。在此基础上,经二千年以后发展成为甲骨文。

汉字的形体演变,大体上有五个主要阶段:

1.甲骨文

即殷商时代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图8、9)。奴隶时代的殷王非常崇拜神灵,每逢一事总要问卜,出外打猎、祭祀、出征讨伐,乃至年成、疾病等都要用龟甲(甲)和兽骨(骨)来求神问卜。占卜之后,又常常把结果刻在甲骨上,所以又称其为:“卜辞”。现在对所发现的三千五百多个甲骨文字,已经考释出两千个左右。

图8 刻有文字的龟甲          图9 刻有文字的兽骨

甲骨文的特点主要有三:

(1)形体不固定,笔画有多有少,写法有反有正。这也是难以破译的原因之一。

(2)行文的程序不统一,从左到右,从右到左的都有,所以读起来也相当困难。

(3)因为文字是用铜刀和石刀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所以笔画平直、细瘦,且多用方笔,圆笔很少。

2.金文

是指铸刻在铜器上的文字。古人称铜为“吉金”,故称铜器上的文字为“金文”。铜器中又以钟和鼎较著名,因此金文也叫“钟鼎文”。

周代的文化比殷代繁荣,典籍文物极为丰富。周代人也不像殷人那样笃信鬼神,因此卜辞几近消失。虽然金文在殷代末期已经产生,但数量甚少,所以金文主要还是指周朝青铜铭文而言。周代不仅铭器数量多,铭器上的字数也多。比如西周第12个帝王宣王靖时的《毛公鼎》上已多达499个字。

金文到了战国时期,吴、越、楚等国的文字还增加了不少类似鸟虫的装饰部分,也就是所谓“鸟虫书”。1978年湖北省随县发掘出战国早期的大型古墓(曾侯乙墓),在随葬品中可见到青铜器的铭文,其图画色彩十分浓厚。

金文的特点有三:

(1)曲笔较多,线条粗而且自然,字形趋向工整。

(2)金文一般都是先在模子上刻字,刻不好再修改,因此字形浑厚质朴。不过到周朝末年便趋向流利秀拔。

(3)字体多不固定,一个字往往有多种写法。

金文是从甲骨文演化而来的,是同一体系的文字,结构非常相近。但在形体上有明显的不同。金文的笔画和结构比甲骨文更趋简化。

3.篆书

又称“官书”,这是因为官事颇多,官书浩繁,故用此字体刻的书又称官书。篆书分大、小二种。

(1)大篆。产生于周朝的宣王时代。宣王时期是周朝的兴盛时期,“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对文字进行了整理和统一,这对汉字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唐初在陈仓(今陕西宝鸡)发现十个像鼓似的石墩,上面刻有文字,故称为“石鼓文”,全部约有六百多字。从字形看与殷周古文不同,而与小篆较接近。

石鼓文是大篆的一种,还有一种“籀文”,也属大篆,形体与石鼓文相近,同是战国时代的文字。许慎的《说文解字》根据残存的九篇大篆,收进223个籀文。

大篆是从金文脱胎出来的,同金文相比,它的主要特点是:①线条化达到了完成的程度,线条均匀而柔婉。②结构比较整齐,打下了方块汉字的基础。③同一个器物上的异体字几乎没有。④笔画较繁,书写不够方便。

(2)小篆。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政令不一,形成了“言语异声”、“文字异形”的局面。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顺利地执行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发展经济和文化,推行了一系列巩固封建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的政策和措施,其中包括文字方面的整顿和政策,使全国“书同文”,具有统一的文字。丞相李斯主持这一工作,把殷周以来的古文字(即“大篆”)进行整理、规范,作为标准字,这就是“小篆”,或称秦篆。小篆同大篆相比,一是结构简化、匀圆、整齐,二是图画味道明显少了,更线条化。这是符合汉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规律的。

秦统一文字,顺应历史形势的发展,有意识地对几千年来文字自然发展采取统一措施,是我国汉字改革史上的一件大事,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4.隶书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那时公务繁忙,用篆文书写公文太麻烦,简化文字成为客观上的需要。此时民间通行的一种笔画从简、书写方便的草篆——早期的隶书,被普遍采用。由于“官狱多事,苟趋省易”,所以这种草篆首先在“徒隶”的官书中使用,这便是隶书产生的由来。

隶书始于秦朝而盛于汉,因此隶书有“秦隶”“汉隶”之分,大约经过二百多年,直到东汉时隶书才算完成。

从小篆演变到隶书,在字形上,变圆形为方形;在线条上,变弧线为直线;在笔画上,删繁就简。这种变化就称为“隶变”。隶书的出现,是古文字终结的标志,是汉字发展史上一个了不起的空前变革和一大飞跃。从此,汉字真正由“象形文字”进入了“象字文字”,汉字的结构基本上定了型。如果要把汉字的形体分为古今两大类的话,那么隶书以前叫做“古”,隶书开始以后就叫做“今”。所以说,隶变是古今汉字的分水岭。

5.楷书

楷书是代隶书而通行的一种字体,它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的。楷书即“楷模”之意,是标准字体。其特点是端端正正,笔画平直,结构方正,书写方便。从笔形上看,基本上就是所谓“永字八法”,现在汉字的笔形也不过有这八种。楷书也叫“真书”、“正书”,也有人叫它“今隶”。从东汉开始逐渐通行,一直沿用到现在,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

社会不断发展,事类逐渐繁多,文字作为工具,为适应需要,必然要求书写日趋简便。由于佛教的传入,六朝时造像祝福,树碑志祖,纪事日渐盛行。一般人对于文字的应用也多起来了。隶书、楷书的兴起,使书写、镌刻大为便利,并为后来印刷术的发明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若没有文字由象形到象字、由繁到简的演变进程,使其便于书写、刊刻,便不会有石经刻制的流行,墨拓技艺的出现,及由此进一步演变、发明的雕版印刷术。

二、雕刻技术的演进

古代雕刻印章,并将印章上的反体文字印在其它物体上,呈正体,这种复制文字的作法,与雕版印刷相近似,应视为印刷术之雏形。

阳文印章的雕刻、使用,大约早在商代就有了。刻印技术经晚周、秦朝,到了东汉则刀法纯熟,线条精纤,已极为发达。

石经的刻制是雕版印刷术发明之前的重要时期。公元前二世纪,汉武帝尊崇儒家,儒家经典成为莘莘学子的主修课程。由于当时只能靠手抄经书,错讹舛误,日久积重。于是,正定六经文字成为必然。东汉熹平四年(公元175年),经奏准,蔡邕等人把儒家六经的全文用隶书抄写在碑上,再由工人镌刻,到光和六年(公元183年)完工后,将“熹平石经”立于洛阳的太学讲堂门外,供全国读书人作为范本。当时虽然纸已发明,但尚无印刷术,想得到书的人只有抄写。而辗转传抄极易错讹,由此,传拓方法应运而生。用拓印代抄写,为雕版印刷的发明开辟了道路。

此后又有佛家、道家的经文刻石。佛家经典的刻石大约在公元五世纪中叶以后出现,以河北房山石经山上的刻石最为壮观。道教经典刻石晚于儒释二家。

墨拓石碑就是把纸铺在石上,打平,再把墨刷在纸上,因为石刻上的字是正字、凹入的阴文,捶拓后揭下来的纸上便成为黑地白字。如果把这种方法反转过来,在版面上刻着凸起的反写的字(即“阳文”),用墨涂在版上,再将纸铺上,用刷子刷过,则成为白地黑字的纸上读物了。所以说,从石刻上捶拓文字是雕版印刷术发明的先河。

墨拓石碑在南北朝时较为发展。六朝的石刻除了通常的阴文反字,还出现了与后来印刷用的雕版一样、刻成阳文反字。如萧景墓右阙,正书反刻33字,梁文帝萧顺墓阙碑文一正书,一反书(8个字)。这种偶然的变化,预示着雕版印刷术的发明已经为期不远了。

晋人葛洪《抱朴子•登涉篇》记载着道家修炼,登山涉水要佩带枣木大印,以避邪祟。此印上刻字达四百之多,这已几近于印刷的雕版大小。六世纪中叶佛教盛行,为了满足教徒对经像的需求,便刻成阴文佛像,在教徒中流布传播。到了七世纪,刻印的佛像旁间或有些文字,并由此开始,逐渐演进为佛经之雕刻印刷。此时,应该说雕版印刷术己经初具规模。

综上所述:文字是印刷术复制的主要对象,而文字的诞生、发展和规范,以及由于信息传播的需要所导致的手工雕刻技术的发展,又直接促成了发明印刷术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之一的技术条件的成熟和完善。因此,文字的产生、发展和规范,以及以文字的雕刻为主要内容的手工雕刻技术的成熟和完善,是印刷历史研究的重要内容和方面。本文对此作初步探析,如能收到抛砖引玉之效,笔者将感到莫大的宽慰。

(原载《中国印刷史学术研讨会文集》第176~18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