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分色制版

资料来源:印艺263期/2005年11月 作者:香港印刷业典故顾问 更新日期:2005-12-18


本专栏为「香港印刷典故」第二辑,由本会「印刷出版及教育基金」资助史料收集及编采,并由本会名誉主席余鸿建策划及参与撰写;继首辑「印刷业法门」后,将陆续于本刊刊载,以让读者从珍贵纪录中,鉴古知今。

原始的石版印刷机

香港什么时候有分色制版?实际上无法从纪录文献上获得此方面的资料。分色技术的演变,可参考石印和平胶印机引进香港,而估计分色随着印刷方式之改变而配合发展,我们也只能追溯至太平洋战争前后直至现在,无可置疑香港的独特地理条件,百多年来成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处,近代印刷技术受西方影响极大,有关铅铸活字、机械印刷、石印、平胶印及制版技术传入中国,每藉香港及澳门为吸收西方技术的桥头堡,尤其西方传教士欲藉印刷术以传播宗教,并不以商业牟利为目的,故此乐于将印刷技术传授华工,促使中国印刷技术的现代化,居功至伟。

虽云香港及澳门为输入西方印刷技术的桥头堡,但因港澳地方细小,人口不多,故此并无足够市场空间容许印刷及制版业务发展,而中国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市场空间广大,直至上世纪五十年代,有关印刷技术的掌握及发展,仍以北京、上海及广州为最蓬勃及先进。自五十年代初期,国内大量印刷技工移居香港,企业家也在香港成立印刷厂,引进最新的生产设备和技术,才开始带动香港印刷事业的发展。

手工分色

根据已退休的制版技师忆述,本港最早期的彩色印刷是以石印方法进行,当时的分色制版,全以手工进行,所以制作一套彩色印版,花费颇长时间,印刷制品以印铁为主,因为铁皮伸缩性低,对颜色掌握较好,最常见的制成品为月份牌(挂历)及月饼盒,这些印制成品于六○年代,平胶印逐渐流行的时候,仍是市面常见的印铁制品。

绘图《东周列国志》石印本

早期的手工分色,纯粹是经验及技术的结合,手工分色的师傅,在行业内享有很高地位,所获得的报酬也是全行业最高,直至五○年代初期,多间石印厂号也是由分色师傅创立;而这些拥有技术,文化水平较高,穿着长衫上班的斯文人均被统称为「先生」,表示其技术高超,冠于同侪。这批第一代的分色技师大多已年老去逝,而由他们一手训练出来的徒弟也大多届退休之年。

笔者所知最早期的分色师傅也从事石印业务,除本身东主是分色师傅外,也聘有长驻技师,或自行招收学徒。昔日的学徒跟今天受学徒条例所保障的不可同日而语,他们拜师先请托相熟的介绍人,获师傅取录之后,必行三跪九叩的拜师大礼,并要由家长每月付给师傅一定数额的孝敬,于学师期间,不单要学习基本功如磨墨、描线等外,也要做杂务,照顾师傅的起居饮食。

吴友如绘的点石斋石印工场图

相信香港最早期的专业分色技师为昌兴印刷有限公司何家铿先生之尊翁何渭泉先生(印刷界称之为何伯),广东省番禺县人,生于前清1897年,十三岁开始在广州市的广东印务局当学徒,经过十年学徒训练,从分色、制版及印刷等专门技术,充分了解及应用,成为印刷业的专才。1921年24岁时,香港的亚洲石印局高薪聘请何伯回港效力,从月薪25元港币经过短短的六个月跳升至月薪105元港币,成为香港当年最高薪酬的工人。1927年他离开亚洲石印局与友人合作,1939年创立昌兴印刷厂直至1999年去世,享年102岁,为香港印刷界之大老。继后为吴祖殷先生,昔日虽然大多分色师傅都另有兼职,但都必在一家印刷厂长驻服务,只有吴祖殷先生并不受聘,在家里为客户分色和制版,故可说是香港专业制版公司的始创人,惟吴先生只以个人身份经营,并没有公司名称。另外以自由身为印刷厂传召服务的有专工写字的锺文岐先生,他当日所写的药招及方单在今天的成药内仍可见到。因昔日未有彩色摄影,故原稿须由画师绘制,四、五十年代最负盛名的美人画画师为张日鸾先生,他所绘的月份牌、饼罐画及花露水等作品在今天仍可见到。

昔日的手工分色,工序极之繁复,早期左版印刷,石上直接印刷之(反写)制版最难处理,因仍未采用底片制版,所以描图分色时,须以镜将原图反射,再在镜面描绘,又因印刷油墨并非如今天般采用CMYK
四色印刷,故一般按画像着色位置勾描拆色,最普通的是七色印刷,即是做七件分色石版,最精美的彩色画有多达十三个色,每一个色都要调特定印墨,相等于今天所谓的专色印刷。

商务印书馆之石印版地图

根据老师傅忆述,昔日的手工分色,首先须要有良好的基本功,即是手要定,技术纯熟而灵巧。照原图以植物胶依轮廓勾描,阴位部以实线表示,淡色部分以虚线就像上网图像的深浅网点比例,以汽水墨(淡墨)将线条显示出来,称为「蓝模」,描绘在半透明的石印胶纸上,再以针笔勾凹纹,擦上黑墨,再用浆糊纸将黑墨反印出来,转印于一种长纤维的冲纱纸上,以蓝靛粉扫上,再将之过落石上,以水冲洗,轮廓便显现出来,每一个印色便要依程序落一块石,再以毛笔及鸭咀笔用汽水墨依轮廓手描,浓淡渐变色调则要用幼咀钢笔点网。反白部分要用亚拉伯胶混入红色颜料作遮盖液,便能达到实地反白的效果。至于所使用之平网,则是一种凸起的网点版,以号数决定网点的粗幼,当时印制技术所能造到的效果是三号网,约相当于今天的一百五十线网,但一般都采用五号网,约相当于今天的一百线网。

1935年的《良友》画报

四十年代至五十年代所使用之制版材料,主要的如石版及墨条等,都是从欧洲进口,来价很贵,每次印刷完成后,都要翻磨石版,以备下次应用,当然在石上磨版也是人手处理,花的时间很长,要整块石磨后平坦均匀,需要很高技巧。于五十年代,因石版价昂不易获得,且笨重难于处理,乃逐步改用锌版,磨版及上胶部骤也以机械处理,根据资料,最早期的磨版物质是以杵压碎玻璃使成为粉末,以之作为磨版材料,稍后才以金刚砂取代。

若说由战后至五十年代的十多年间是手工分色时代,香港的制版技术确实受上海及广州很深的影响,当时的石印制版并不普遍,能掌握优良技术的技师极少,造成了供求上的不平衡,更且处理过程繁复缓慢,一般的一套彩色制版,约需时一月完成,当时的一套月份牌美人画,其分色费用便需港币八百元,以昔日币值换算,约相当于今天一万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