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星梅带你了解中国短篇小说发展史
摘要:短篇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一种叙事的艺术,它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早的神话、寓言到传奇、话本以及明清小说,以至于延续至现代短篇小说,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学清晰的脉络,从这些或文言或白话的表现形式中,看到延续不断的中国社会的各个时期的风貌,看到那些或高雅或通俗的中国文化,从而清晰的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涵与力量,为传统文化的复苏努力,为中华文明的延续努力!
短篇小说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体裁,一种叙事的艺术,它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最早的神话寓言到传奇、话本以及明清小说,以至于延续至现代短篇小说,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学清晰的脉络,从这些或文言或白话的表现形式中,看到延续不断的中国社会的各个时期的风貌,看到那些或高雅或通俗的中国文化,从而清晰的感受到中国文化的内涵与力量!我们今天的课题就是理清中国短篇小说发展脉络,来探究短篇小说的发展历史!
小说,作为一种叙事的艺术,它来源于古代神话传说。按照古代人的叫法和我们今人的归类,小说主要包括“笔记”、“传奇”、“话本”和“拟话本”、“小说”等。就使用的语言来说,有文言和白话两种语言形式,“笔记”、“传奇”等都是文言小说,“话本”和“拟话本”、“小说”等都是白话小说。对于短篇小说来说,它有一个极其清晰的发展历程,大体可分为初创期、成熟期、高潮期、繁荣期以及现代短篇小说等五个发展阶段。
一、神话寓言——中国短篇小说的初创期
短篇小说,晚熟于诗歌、散文,略早于戏曲。在先秦诸子散文中,就收集了大量具有讽喻特色的寓言。其中神话传说和历史散文、诸子散文中的“寓言散文”是短篇小说的源头。这些寓言短小精悍、文笔凝练,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例如魏晋时期的志怪小说很多就是根据寓言写出来的。
随着历史变迁,小说创作由民间走向专业化创作,内容也越来越向人自身靠拢,距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近。即神话–传说–人情世故小说。整个短篇小说的结构由完整的故事、简单的情节和夸张的想象构成。如《山海经》、《淮南子》中的神话故事,后代诸如志怪、志人、传奇小说等大都受到神话的影响。
如果我们把先奏两汉看作是中国小说的萌芽时期,就实际情形而论,这一时期的神话、寓言、史传“野史”传说等,都孕育着短篇小说艺术的因素,为短篇小说文体的形成准备了条件;同时也呈现出短篇小说在初创之际便已形成志人、志怪两大类别。这一时期的主要作品有《山海经》和《穆天子传》。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短篇小说则粗具规模。古代短篇小说分文人小说和市人小说两大类,体现在艺术语言上则为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这一时期的小说就其内容,大体可分为“志怪小说”和“志人小说”两类。“志怪小说”以干宝的《搜神记》最为出名,“志人小说”以刘义庆的《世说新语》为代表。整体风格荒诞不经却又包含教育意义。
二、唐传奇——中国短篇小说的成熟期
到了唐代,中国短篇小说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唐代称小说为传奇。唐人传奇的出现标志着中国短篇小说的成熟。陈冠同在《中国文学史大纲》中,将唐代小说部分直接命名为“唐人短篇小说”。陆侃如、冯沅君在《中国文学史简编》中认为,传奇是“中国短篇小说的固定体裁”。郑振铎在《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则称赞唐传奇是“中国短篇小说上的最高的成就之一部分”。因为它已超出了记录传闻逸事的范畴,而成为文人有意识的创作。
唐人传奇是中国风格小说形式的开始,它的体制短小,但初具长篇小说的轮廓。虽然题材上仍离不开搜神索逸,但较之魏晋南北朝小说,情节更曲折完整,人物性格更鲜明,文辞更华艳,结构更阔大。例如《霍小玉传》、《李娃传》、《昆仑奴》、《红线》、《莺莺传》等,都塑造了唐代生活中新出现的娼妓、商贾等市民和书生才女形象,有许多作品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
三、宋元话本——中国短篇小说的高潮期
中国短篇小说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是宋元话本时期,文言短篇、拟话本小说分别达到了高潮,真正进入古代小说的黄金时代。
小说发展到宋代,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就是话本的产生。以文言短篇小说为主流的宋以前小说史,逐渐转为以白话小说为主流的小说史;同时文言短篇小说沿着它的轨迹继续发展。这样一来,中国短篇小说也开始由文言、白话两条线索交互发展,它们既有各自的特点,又相互吸收、相互渗透,千姿百态,美不胜收。高潮迭起的中国短篇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所占的分量越来越重,地位也越来越高。
说起话本,它来源于“说话”,产生于宋元时代。“说话”是一种讲故事的技艺后世称之为“说书”。作为我国古代最早的白话小说,话本小说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将市民阶层的生活和理想作为作品描写的重要内容。宋元话本小说大部分以当时城市现实生活为题材,再现是宋元话本小说的文学特征,它展现的是世俗人情,将市民所熟悉喜欢的城市现实生活再现在市民面前。话本小说不仅奠定了我国古代白话小说的基础,也确定了宋元话本小说在中国小说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根据记载,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数量很多,但保存至今的大约只有四十余种。
宋元话本小说是适应市民阶层的文化需要而产生的,它所表现的是市井细民的社会生活以及他们的思想意识和追求。而反映妇女的爱情婚姻生活、反抗斗争则是宋元话本小说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宋元话本小说的思想内容而言,主要反映了执着地追求自由的爱情婚姻和抨击封建吏治的黑暗腐朽。如《玉观音》、《闹樊楼多情周胜仙》、《志诚张主管》以及《快嘴李翠莲记》等。
宋代话本小说开创了白话小说的先河,为中国古代小说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天地。宋代话本取材于城市平民,直接反映了市民们的思想感情、理想与追求同时也使人们的审美理念发生了变化。宋元话本,无论是在取材上,还是在语言以及人物塑造和情节描写上,都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把笔触深入到普通的家庭和普通的人物。正如欧阳代发先生在《话本小说史》中所指出的那样,在小说表达的对象方面,由过去的才子佳人逐步转向广大的市民阶层,诸如“小商人、手工业者、店员、工匠、江湖流浪汉,以及社会地位低微的劳动妇女等。即使有时写到上层社会人物,但叙述故事、评价事物,也依然是下层市民的视角”,这为中国古代白话小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宋元以后的很多白话短篇小说大都取材于宋元话本,特别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成就最高的“三言”中就有很多来源于宋元话本。
宋元时期的文言短篇小说,无论数量或质量都未超过宋代水平明代的文言短篇小说虽不能与同时代的白话长短篇比肩,但在文言小说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宋初至明末的六百多年间,文言短篇小说大多学唐,然又无一能逾越于唐。
四、拟话本——中国短篇小说繁荣期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拟话本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繁荣对戏曲及长篇小说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常人们将宋元时期的白话短篇小说称为“话本”,而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则被称之为“拟话本”。明代白话短篇小说承宋元话本之精华,并在宋元话本的基础上又有很大的发展。
至明代中后期,随着商品经济的活跃、人们思想观念的不断开放以及印刷业的发达,白话短篇小说的创作进入了繁荣时期,出现了以“三言”“二拍”为代表的一大批白话短篇小说,满足了当时人们的审美需求和审美享受。其中最突出的可谓冯梦龙的“三言”和凌濛初的“二拍”。无论是在叙事形式还是在思想内容方面,这两部白话短篇小说集都是中国古代白话短篇小说的翘楚,也是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繁荣的标志之一。
由冯梦龙编撰的“三言”是《喻世明言》《警世通言》和《醒世恒言》三部白话短篇小说集的总称,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中约有三分之一的内容是反映宋元旧篇的,另有约三分之二是明代的话本和拟话本。“三言”所反映的社会面非常广泛,作品中所涉及的人物各式各样,形形色色,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无赖,三教九流尽在其中。作者将笔触下移到了市井生活与私人领域,这是当时经济转型、社会变迁之际所出现的文学特点。由于这个时期文人与商人等市民的关系日趋密切,因而很多作品中都广泛而深刻地表现了市井生活,主要表现对象是市民阶层,大部分小说的主人公是市井细民,较为全面而深刻地反映了市民的生活和思想,准确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
由凌濛初编著的《初刻拍案惊奇》和《二刻拍案惊奇》,是在“三言”的影响下最早由文人独立创作的小说集,合称“二拍”。七十八篇小说所展示的基本上都是市民阶层的生活,小说所表现的是商人、手工业者、小知识分子、妓女、僧侣、胥吏、强盗以及骗子等。小说突出的是“奇”。作者“主张透过正常的生活追求‘谲诡幻怪’、‘奇奇怪怪’,而舍弃那种‘耳目之外’的牛鬼蛇神。”作品展现了一幅幅千姿百态的生活场景,通过这个俗人俗事的小说世界,主于劝戒,揭示了明末许多政治、社会问题,表达了作者自己的见解和爱憎。
至清代而大变,文言短篇小说高度繁荣,产生了具有世界意义和影响的《聊斋志异》,把文言短篇小说的发展推向了最高峰。《聊斋志异》主要是以鬼神精怪为描写对象,给人一种荒诞不经之感,但却合乎常理,从侧面反映了当时社会!
五、新时代的短篇小说创作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社会性质和思想文化的转变也让小说创作出现了转型的趋势,即由古代文学开始出现了向近代文学的转变。小说创作转型较慢,经过了半个世纪之久的积蓄和酝酿,“小说界革命”迅速兴起,内容上反映新的社会现实、艺术上受到西方小说影响的“新小说”出现了创作高潮,在短短的十几年中,出现了大约600种“新小说”。
其中,当代短篇小说以刘心武《班主任》开反思先河为发端,成为当代文学极其重要的一种创作体裁,而阿城的《棋王》、李国文的《月蚀》则使短篇小说的思想内涵大幅提升,一时间短篇小说的影响甚至超过长篇,王蒙、铁凝、张贤亮、张承志、池莉、方方等一批小说名家涉足短篇创作,诞生了大量精品,九十年代的短篇小说繁花似锦,其中以王阿成、陈村为代表的新写实主义、新结构主义等作家,成为短篇创作主流,世纪之交短篇小说作为主流文学渗入网络时代的轻骑兵,最先得到网络读者群的接受,在传统期刊发表的优秀短篇如贾平凹《废都》、徐坤《狗日的足球》、唐伟《我脑有病》、王安忆《月色撩人》等被网络版《建国后小说999篇》以及《当代优秀小说选》等网友自编集收录、传播,并获得超过传统期刊效应的广泛影响,这使得以前对网络不屑一顾的纯文学队伍认识到网络的巨大传播和影响能力,众多传统媒介作家开始进入了期刊、网络的双轨创作并因此获得成功。
综前所述,中国短篇小说发展的历史大体经过了五个时期,可以说在宋代以前,是文言短简小说的单线发展;宋元时代,文言、白话、短篇多线发展,到近当代文学中创作出新形式、新内涵的短篇小说,更让短篇小说呈现出多资多彩的状态。短篇小说的繁荣发展,对于中国文学的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短篇小说的发展历史轨迹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更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