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金针度人,出版社这样规划未来五年

更新日期:2021-06-02

暮春时节,草长莺飞,正是读书的好时光。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在这么一个书香浓郁的日子里,中国新闻出版传媒集团的融媒体访谈产品《总编辑会客厅》在集团的演播室进行录制,这是阅读价值的延伸,同时也是对世界读书日的献礼。

  主持人《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总编辑丁以绣与3位嘉宾——商务印书馆副总编辑郑勇、机械工业出版社总编辑郭锐、百花文艺出版社社长薛印胜,围绕出版社如何编制自己的“十四五”规划展开了深入讨论。

  如何挺拔出版主业,做亮主题出版?怎么打造自己的品牌产品?数字出版和融合发展方面的思路是什么?随着一个个问题的抛出和解答,3家出版社“十四五”发展要点渐渐清晰。

  挺拔出版主业 做亮主题出版

  主持人:在“十四五”时期,3家出版单位将如何挺拔出版主业,做亮主题出版?

  郑勇:商务印书馆销售收入的98%来自图书出版,挺拔主业不是问题。商务印书馆在挺拔出版主业方面,一是加强传统优势品牌板块的维护和持续发展,工具书出版和学术出版是商务印书馆的“支柱产业”。二是继续在大众出版、教育出版领域拓展,开发策划高质量的选题。三是持续推进数字化、国际化规划实施。做亮主题出版方面,我们对主题出版工作进行了再一次的梳理和定位,实现主题出版多元化、精品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战略目标。

  郭锐: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正好机工社就是围绕制造业来做出版工作的,我们为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传播智慧,意义重大。我们需要将主题重大性和科技专业性进行统一,尽显科技出版人的使命和担当。现在有些出版单位牺牲主业,盲目多元化,这样会落入陷阱。多元化应该是围绕主业的适度的多元化,而不是其他产业的多元化。对机工社而言,要尽可能选择那些与本社优势领域和特色方向关联度较高的主题纵深挖掘,集成创新,努力打造主题产品线、产品群。

  薛印胜:近几年,百花社结合重要时间节点,先后推出一大批精品力作,包括抗疫题材的《致敬英雄》《谁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和脱贫攻坚题材的“向人民报告——中国脱贫攻坚报告文学丛书”等多部图书。为庆祝建党百年,我们即将推出以中国共产党早期创始人于方舟为故事主线的长篇小说《炬火擎》、深情讴歌驻香港部队官兵的长篇报告文学《紫荆卫士》、描绘天津静海团泊地区沧桑巨变和奋斗历程的《团泊的春天》等优秀作品。

  打造品牌产品 不断固本强基

  主持人:3家出版单位都有自己的品牌产品,商务印书馆的工具书,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科技图书,百花文艺出版社的《小说月报》等,请谈谈“十四五”时期将怎么提升这些品牌的竞争优势?

  郑勇:商务印书馆素有“工具书王国”的美誉。首先是要做到固本强基,做好现有品牌工具书的维护和升级,如“新华”“现汉”“牛津”系列,其中有些要在“十四五”期间推出新的版本,不断超越自我。其次是以“求质不求量”的工匠精神为指导思想,出精品、出经典,出读者和市场认可的“商务”水准的工具书。再次要不断探索媒体融合之道,进一步提升文化服务能力。

  郭锐:聚焦专业,立足工程技术,紧抓行业技术热点,服务产业升级,我们推出了《电力储能技术及应用》《电动汽车工程手册》《工业4.0手册》《经营制胜》等贴合实际、竞争力强的产品。我们紧跟产业升级需求,加速开发畅销型产品,全方位打造各个专业领域里竞争力最强的头部畅销产品,重点打造一批各领域核心套系产品。

  薛印胜:期刊板块在百花社的地位举足轻重,《小说月报》是拳头产品。未来5年,我们一方面要坚守文学品质,并启动“播撒文学种子工程”;另一方面通过设置“期刊营销编辑”这个机制创新,盘活刊物经营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此外,我们还要落实好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与北京语言大学签署的合作协议,办好“中国作家公开课”,筹备《小说月报》(海外版)。

  多个板块发力 做足做深“出版+”

  主持人:除了品牌产品,3家单位在“十四五”时期还有哪些重点产品线、重点项目和重点工程?

  郑勇:除了主题出版、工具书出版、学术出版等重点领域,商务印书馆还将在大众出版板块探索和发力:一是注重经典名著的大众化,二是策划出版符合社会需求的原创话题书、热点书,三是花大力气打造畅销书、长销书,四是在策划、营销、宣传上下功夫。同时,我们还将持续关注教育出版,把重点放在教育类学术精品选题的策划出版和职业教育领域当中。此外,商务印书馆目前已在全国各地开设17家子公司、分馆,如众星拱月围绕商务印书馆,“十四五”期间还会继续加强分馆建设。

  郭锐:“十四五”时期,机工社将全力推进十大重点工程。比如,山东泰安基地建设工程,将在泰安的新闻出版小镇建设机工社自有的现代物流和数码印刷基地,占地163亩。比如,科普体验馆建设工程,计划建立以工业为主题,定位为以体验互动为主要方式的科普体验馆(一期)。再比如,天工讲堂建设工程,致力于为行业企业打造一批大国工匠。

  薛印胜:在做强做亮出版主业方面,我们要持续打造“百花中篇小说丛书”“名家散文书系”等重点产品线,并积极拓展文化和艺术板块;在做足做深“出版+”这篇文章方面,我们要深入挖掘百花品牌价值和文艺家资源,大力推进实施“三文五百”工程即文创产品、文旅融合、文学教育、百花文学奖、百花文学周、百花作家创作基地、百花讲坛、百花书坊。

  加大融合力度 推动数字化转型

  主持人:在数字出版和融合发展方面,3家单位各有什么思路和动作?

  郑勇:数字出版和融合发展在商务印书馆是一体化的。商务印书馆将实施融合发展战略,从内容开发、渠道建设、流程再造、营销创新、制度建设等方面入手,深挖品牌工具书APP的用户资源,盘活工具书大数据,整合学术资源,构建学术圈层,建设好“人文社科知识服务平台”和“语言资源知识服务平台”。在内部工作逻辑的升级改造方面,我们在“十四五”期间也会加大力度,逐步实施在线编务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目前作为数字化产品开发利器的辞书编纂编辑平台已经稳步推行。

  郭锐:面向“十四五”,机工社数字化转型将全方位升级,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从1.0(把纸变成电)向2.0(内容资源数字化、知识化,表现形式多元化、视频化,生产流程智能化)再向3.0(知识服务深度挖掘、智能化、数据化、产业深度融合)阶段的迈进。具体措施是内容资源数字化、营销数字化、物流数字化、基础设施数字化、管理数字化。

  薛印胜:百花社在书刊数字化销售与宣推、文学作品有声转化等领域形成了一整套成熟的运行模式,每年也能为出版社带来一定收益,特别是文学作品影视转化和影视作品纸质出版这种双向良性互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比如《我是余欢水》《和平饭店》等口碑出色的作品。未来,我们要用互联网思维来研发文化艺术类的数字产品,通过“百花文艺网”平台进军网络文学和文学教育领域,与影视公司共同打造与作家作品有关的短视频、微电影。

  我想特别强调一点,对于传统出版单位来讲,人才、技术、经验、品牌等优势集中在优质内容的生产端,不能舍本求末,出版人要保持清醒、定力和耐心,好的内容任何时代都是第一位的。

  布局国内市场 深化国际合作

  主持人:面对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时期大家将如何布局国内国际市场?

  郑勇:就国内市场而言,商务印书馆一方面要继续保持我们的传统优势项目和品牌产品,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发掘人文社科类图书板块的市场潜力。就国际市场而言,主要是继续做好版权贸易工作,积极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号召,继续深化国际合作出版。其中《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的海外传播,将带动走出去规划上台阶。

  郭锐:“十四五”时期,机工社将高扬科技出版旗帜,不断增强机工社在科技出版领域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文化走出去战略部署,不断加强对外合作,创新合作方式,坚持讲好中国科技故事,争当文化走出去排头兵。

  薛印胜:展望“十四五”,百花人将努力培育精品生产的优质土壤,加强期刊新盈利模式的探索和图书板块建设,着力长篇现实题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津地域文化等选题挖掘,重视线上营销方式的创新,有目标、有节奏地以市场化方式推动精品书刊走出去,为海内外广大读者奉献更多有营养、有筋骨、立得住、传得开的优秀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