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新闻 印刷技术 印刷展会 印刷词典 院校社团 印刷企业 印刷杂志 电子书库

印刷行业高质量发展,切莫空谈

更新日期:2021-05-27

面对疫情之后中国经济呈现出的起稳、向好的发展态势,中国市场成为提振大家信心、最具发展潜力的存在。面对国家提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以及汹涌而来的数字化转型浪潮,中国印刷产业也迎来机遇和挑战并存的转型升级发展关键期。如何解读中国印刷行业在后疫情时代的发展?如何看待中国印刷企业的智能化发展之路?“喷墨印刷”“绿色印刷”等行业发展趋势有哪些痛点和挑战……《印刷工业》特别专访北京印刷学院校长罗学科教授,就一系列行业热点话题和发展关键点展开观点分享和探讨。

——人物介绍——

罗学科,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印刷学院校长、国家教指委机械类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西安理工大学和北方工业大学兼职教授,兼任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中国印刷高等教育联盟理事长;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北京市科技新星,以及北京市高等教育教学名师奖获得者;两次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两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累积发表论文100余篇,出版教材著作译著20余部,发明专利授权15项。主要从事先进制造技术和智能装备及传感测试技术研究。近年来关注印刷业智能化技术、知识服务和出版人工智能方面的研究。

后疫情时代 发展机遇与挑战

中国能率先实现经济复苏,进入后疫情时代,要感谢我们背后有一个强大的祖国和我党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国强才能安居、国强才能乐业。在后疫情时代如何发展,这是各行各业都在思考的问题。

对印刷行业而言,在经历了疫情期间的经济冲击、市场萧条、企业停工一系列困难之后,在目前的情况下,印刷企业家都有一股“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劲头,大家都高度认同中国印工协王文斌理事长在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八届二次理事会上的讲话,认为印刷行业还有很多发展机遇。我认为对印刷行业来说,最大的机遇就是高质量印刷和功能性印刷,传统印刷和纸媒印刷是不会消失的,但它们所占的市场份额会不断减小,这种大趋势不是人力或者政策能左右的。印刷行业想要进一步发展,就要拓展印刷服务的领域,印刷与工业品结合、印刷与艺术品结合、3D 打印应用于医疗、个性化制造等,拓宽行业的服务领域,开发新的市场,诸如很多印刷龙头企业在防疫期间,不管是口罩制造还是志愿服务,都为国家防疫贡献了“印刷方案”。

印刷是一个“柔性”较强的产业,在批量化制造方面独具优势,尤其是以喷墨印刷为代表的数字印刷开创了无版印刷的时代,极大地解放了对承印物的限制,为泛在印刷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开端。同时,我认为对印刷业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核心技术,特别是高端印刷装备的本土化和自主化,当然我们有很多很出色的民族品牌,但印刷行业被卡脖子的现象是一直存在的。在贸易冲突有可能愈演愈烈的大环境下,掌握核心技术就是占据了主动权,依赖于技术进口,受限于技术壁垒很难摆脱被动的尴尬局面。以目前喷墨印刷为例,想要长足的健康发展,喷头制造必须有所突破。

印刷智能化 基础要夯实

在智能制造方面,印刷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还是相对滞后的,首先,突出表现在数字化和自动化基础不扎实,数字化水平不高,印刷设备本身品种较多,通信协议复杂,行业对设备“接口”研究不够,研发难度成本都比较高,缺乏一个统一的通信标准。另外,以宋延林教授为代表在研发以纳米材料为基础的结构化绿色印刷技术值得引起关注和重视。第二个方面在于管理水平精细化不足,管理水平有待提高,这方面要补短板。印刷就其制造属性而言是离散型制造,自动化程度层次不一,在这方面要能够达到一个均一的最低水平,在这基础上进行数字化升级,这个阶段是自动化和数字化并存的阶段,这个阶段实现了,再进入数字化阶段,然后才是网络化至智能化。

要明确的是,支撑智能制造发展的关键技术包含但不局限于新一代信息技术,还应该包括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水平,对柔性承印物工艺控制,不断提升的产品来源追溯等,这是一个技术综合。印刷设备非常复杂,仅印刷墙板的加工难度就已经非常考验企业的生产能力,印刷与机床进行金属切削加工不同,印刷生产是大柔性生产,一个是色彩柔性,另一个是承印物的柔性与变形,而印刷装备本身具有比较强的刚性,刚柔结合极大地提高了生产难度,常用的承印物比如纸张、布料,其运动规律不好掌握,具有不可预知的变化,要积极引入各类技术,搭建一个全面的参数感知网络,做好对生产状态的检测作为智能制造的基础。

绿色印刷 需从全产业链角度构思

绿色印刷的关键点在于改变传统落后的生产方式和生产工艺。从印刷技术方面,主要涉及新的印刷方法,如纳米绿色印刷技术、喷墨印刷技术;从印刷的原料方面,包括采用水性油墨、UV 油墨;从印刷策略方面,采用合适的大幅面等。绿色印刷的关键点需要从全产业链的角度来构思,从源头实现绿色化,油墨无污染、造纸无污染那当然是最绿色的。如果不能在源头实现,就要从生产过程进行考虑。生产过程要考虑产生的废气、废水能否回收,如果不能回收是否能处理,企业自身不具备处理资质能否找外包服务专门进行处理,用完的废料能否回收,回收以后能不能二次利用来降低生产成本。

生产资料的利用率能否通过采用智能化的一些手段结合现代信息技术,通过计算和精益管理得到提升,少产生一些废料或者废品。生产的成品如果是一次性或者作用周期比较短的,要如何回收,能否进行循环使用,不能回收的可否降解,是否会对生态环境产生影响。比如塑料,因为不可降解污染环境而被国家直接叫停了。绿色印刷的关键点就是源头绿色,要研究绿色的印刷材料,生产过程绿色要考虑怎样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产生的废弃物能否处理或者再利用,处理的不符合国家发展规划的是肯定不能实践的。保证产品的全生命周期绿色,在生产的时候甚至在生产之前就要把报废因素考虑进来。

印刷新生态 迎接个性化印刷时代

有人说“2020年是中国喷墨印刷发展元年”,说是发展元年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全对,这里的元年可以理解为之前没有很好的发展,而在这之后开始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实际上在2020 年之前,我国也有喷墨印刷,并且用的不少,不过是随着新兴技术和市场需求的变化,喷墨印刷越来越受关注。

可以预见的是,以后喷墨印刷会持续走高,并会对印刷行业的转型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喷墨印刷具备的无版印刷和信息可变的特性高度契合当前市场个性化定制化的发展需求,其多样化的印刷介质实现了与工业产品紧密结合的功能性印刷,使用的水性油墨实现了VOCs 的零排放,这是最符合国家政策和行业发展趋势的一种印刷方式。按需出版可能会降低单笔订单的规模,但对整个行业的繁荣发展是有好处的,要认识到个性化印刷的时代已经不可避免地到来了。

按需出版对应的是按需生产,也就是按需印刷,或者说是小批量印刷,这就需要有一个全产业链的把控。按需出版会极大地促进印刷企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发展,凝聚行业生产资源,会推动一些地区性的生产区域的形成,电子订单和信息订单会逐渐取代纸质订单和线下订单,行业会更多地依赖于工业网络和软件平台,信息系统与全供应链之间会产生全链接的关系,按需出版的发展必将进一步促进新的印刷运维生态的产生。

包装印刷 结合实际不要盲从

现在的包装印刷应用非常广泛,我们现在面对的各行各业、方方面面,甚至可以说万物皆可包装,皆要包装,相关实例不胜枚举:各类工业品包装、食品包装、礼品包装、烟包包装,甚至瓦楞包装等。包装印刷从应用的角度来说属于功能性印刷;从包装质量的要求来讲,又属于高质量印刷,是完全符合印刷行业未来发展趋势的,并且非常有发展前景,也是印刷业的主要增长点。

相对应的,包装印刷的技术要求和安全性要求也比传统印刷要高很多,传统印刷印的是纸,以书报刊为主;包装印刷印的是瓦楞纸箱、金属片、薄膜,在承印物上有很大区别。想要从传统印刷向包装印刷转型有一定的难度,要结合自己的发展情况量力而行,不管在什么行业,盲目从众的行为总是不可取的。

包装根据面向的领域不同有不用的标准和要求,面向的市场也有差异:瓦楞包装,应用场景是诸如快递盒一类产品,要求在印刷加工的过程中不能破坏瓦楞纸盒自身的强度;食品包装,应用场景是诸如牛奶盒一类产品,要求有严格的卫生质量保证;软包装,应用场景如烟盒,要求极高的印刷质量和细腻的颜色渐变等。不管一个领域的发展前景如何光明,想要进入这个领域,就需要对这个领域做充分的了解。

未来发展 以人为本

发展是历史的必然,发展始终是社会进步的动力。对各个行业和企业而言,发展又是个性化的议题,脱离自身谈发展是空中楼阁,印刷行业兼具了制造业和文化服务业双重属性,想讨论印刷行业的发展,就必然要从印刷所具备的特点谈起。

印刷作为制造业的发展方向是绿色化和智能化,近几年的企业迁移、VOCs 管控、无铅油墨的使用无一不在说明国家发展绿色化经济的决心。绿色化是一个全生命周期概念,不是说生产过程没有排放就是绿色化,发展的绿色化包含了循环发展,包括对废料的回收、废弃油墨的再利用、对工厂逸散产能的收集二次开发等。对于智能化,我们应该认识到,不管智能化发展水平多高,想要完全脱离人的运维和管控是很难的,但高度的智能化可以基本取代人的体力劳动,智能化的好处是全方面的,不仅是可以省掉人工成本这一点,还可以让车间或者工厂以一个较为恒定的可控的生产效率运行,对于现在飞速变化的市场环境来说,这一点有其价值。从服务的属性谈起,个性化的市场需求和线上经济的发展为印刷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

在大制造背景下,生产方和消费方以网络节点的形式分布在各地,依赖发达的物流网络进行运输,小批量生产与线上销售结合的方式是对印刷行业文化服务属性的一个很好的拓展。印刷行业要高度关注物联网的发展和网络经济,与自身发展相融合。